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成为天赋卓绝的剑修后我I了 > 第24章 二

第24章 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叶讨债迷路了。

或者说,她被困在这个洞穴之中了。

当叶讨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没有丝毫惊慌,反而心态十分良好地找了一块没有荧灯草的地方坐下去,开始闭目调息。

惊慌什么惊慌,着急什么着急,不如打坐。

在战胜幻境之后,叶讨债本以为只要沿着荧灯草拓开的路走便好,没想到这个除了幻境,这个洞穴之中似乎还有奇阵。她走了很久,兴许有两三个时辰了,却一直不见出路,似乎一直在一处打转。虽然没有再路过有碎掉的石块那地,但是一路上到处都是荧灯草,根本分不清有没有来过。

真太让人头大了。

叶讨债不是没有想过在洞穴壁上留下痕迹来判断,但是这里的洞穴壁似乎是被施过法术又或者材质特殊,哪怕她用剑使出全力一击,留下的痕迹也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回复成原样。这样的场面也讨债也是第一次见,书到用时方恨少,叶讨债只恨自己没有多看书。

没能用知识解答,叶讨债便转换了心思,用实践来证明。对于未知事物,她的好奇心远胜于恐惧心,于是她毫不客气地伸出手去摸了摸。

入手温热,像是被热泉烫过或者被太阳晒过,是一种不会灼伤人的温度。摸上去的时候感觉比看上去的时候要细腻很多,比不上玉石,与常年被流水冲击的鹅卵石差不多。最让叶讨债在意的还是这石壁的特质与她想象中的差不多,这个石壁有吸收灵力的特质。

它像打坐的修士一样,源源不断地从周围吸收灵力,这些灵力应该就是保护它不受破坏的原因。这倒是让叶讨债想起了一个睡前故事,浮离给她讲的——这世界上似乎存在着这样一种石头,它本身并不储存灵气,却会不断地汲取周围的灵气来维持自己的原装。介于他的这种特性,传闻有人曾将这种石头打造成锁链用于囚禁仙人或者魔神。因此这种石头也有封灵石之称。

既然是这样的话,此处的灵力比外界稀薄也不是不难理解,但是也很奇怪,深渊之中本该魔气妖气怨气都格外浓烈,但是却并没有在此处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妖气怨气,更别说魔气了。

难道……这种石头还能吸收魔气?不会吧……那这石头也太厉害了吧。

叶讨债抵着下巴思考了半晌,还是没有结果,最后她决定开始打坐。

虽然不知道这种石头是否是传闻之中的那个石头,但是走了那么久她也走累了,这个奇阵她一时半会儿也破解不了,不如暂时打坐休息,回复一下精气神再继续前行。

此时的她当然不知道,她在深渊的正中心,也不知道,那个深渊之中被禁锢的东西,缓缓睁开了眼睛。

“熟悉的气息……”

“那么,会是哪位熟人呢?……”

最归于一片沉寂。

而这黑暗中的悄无声息,恰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

深渊之事,因为浮离的控制并没有在妖修中传开,参与到事件中的妖修都守口如瓶。虽然如此,人修那边却依旧获得了消息,不过不是通过探子,而是因为人修获得了天道的传音。

天道的传音者谓谁?正是隐世不出的天机门也。

天机门。

仙云缥缈之巅,庄严大殿之上,一白须老者坐在莲花底座的高台之上,慈爱的目光扫视着应召跪拜在下面的一群弟子,最后他的目光凝在首位的白发女子之上。女子的头垂着,白发因而遮住了她的眼睛。但是老者知道,这个孩子拥有一双怎样美丽的眼睛——虽然那眼睛如血般绯红,被世人认为不详。

这孩子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吗?她能够接下这个拯救苍生的使命吗?……而自己,是否将太多的负担交付于这个孩子了。

或许是因为下山之时即将到来,老者突然回想起了刚捡到这个弟子时候。

寒冬腊月,本该少见圆月,那日却有一轮月盘高居黑夜之上,可窥见夜色之中的莹莹雪色。他路过那处,本不想做多停留,却忽地听见了如幼猫般细小的嘶吼声。他循声探去,在一个猪圈里发现了脏兮兮的孩子。乱蓬蓬的脏发遮住了她的脸,但是老者看见了这个衣不裹体的孩子身上没有被泥覆盖的地方全是赤红乌紫色,修仙者出色的五感让他嗅到了恶臭之外的血腥味。一条绳子将她的脖颈死死地系在木桩上,而那孩子不断地呼出气,颤抖着双手将那绳子抓到嘴边撕咬。

这真是……

老者还没有做出自己的感想,他的目光便被那双瞪过来的血红眼睛给骇住了。他的暗中观察引起了这个试图逃脱改变自己命运的幼童的注意。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常人看了会被惊骇到三天三夜做噩梦,直至将眼睛的主人杀死才能安睡。那双赤红的眼睛之中,只有野兽凶狠的欲望,没有任何人类的情感。

老者握着武器的手紧了又紧,最后还是松开了。

这不是这个孩子的错。

老者将她救下,收养了她,将她命名为辞秋。

辞秋,白发红眸,有魔人之貌,却是实打实的大气运者,但是她的大气运没有让她得到一个好的童年,反而让她的同族越发害怕恐惧,变本加厉。被老者收养之后,辞秋随老者上山,成为天机门弟子,诵读经典,修行法术,以卓越的天赋与沉稳的性格,夺得了天机门首席大弟子之位,统领天机门众人。

辞秋对天机门众人极好,成为首席大弟子也是众望所归,然而作为辞秋的师父,他依旧担心这孩子下山之后会被俗世之人的偏见所害,又或者是这孩子因为心中的怨恨而对天下无动于衷,纵然他知道这孩子不会这样做。

或许,他自己的心中也藏了一份私心,但是终究还是按捺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