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给我发晚安,我会回应。我给你发,你选择性回应。
2、当我需要情感上的依赖、慰藉时,你要么不在(我根本不需要你及时的回应,我需要的是有回应,我需要的是你把我放在心里,我的朋友弋游在我需要安慰的时候,总是立即回应,聊着聊着突然消失了也会解释,这就是安全感,这就是我需要的;香姐姐,我经常跟她吐槽,以至于她可能第二天,或者过几天才回我消息,因为我知道她在那里,因为我知道她会倾听我;团哥,也不会立即回应,但回应时便发来好几条消息,问我怎么了。而破晓,你,我的男友,你可以漫长地回几个字),要么回应毫不走心。
3、你总是可以在我需要你的时候走开,在我放下你的时候靠近。
4、你不愿付出时间、精力陪伴我。
5、当我需要你陪伴时,你拒绝,但没有理由。
6、我不懂为什么小程对你来说还是重要的人,我只能理解为你拿不起,也放不下。
我想做个好人,不想模棱两可一场空。
“还是别发了吧。因为这个行为很迷惑。这会让我觉得你想跟我在一起。但你说“我觉得你不必等”,我的理解是你没有想跟我在一起的想法了。所以,每天说晚安,就很迷惑。因为我不会跟我的朋友每天说晚安。”
“彳亍。”
为了我好,也为了你好,我选择戳破这层暧昧。
我不想等我习惯你每天发的常规的晚安后,然后某个时间段里突然消失,让我再次丧失安全感。让我建立起来的期待落空,然后毫无解释。
也不希望自己旁观不陷入其中,然后在某天突然告诉你“我已经有对象了,以后你发晚安可能不太合适了”。
我觉得,如果追求暧昧、模糊里的喜悦,那就同时得承受暧昧破灭后的失落、难过。
我都说,我愿意等你了,等你读完博,等你工作归来。你不愿意。但你又每天“晚安”,这让我很难搞。
我的叙述里充满了单方面视角,在读者看来,可能破晓不好。但请注意,每个人选择都有他的理由,他的为难,我可能只是没看到他的为难之处。从前,我会选择体谅他的为难,但最后受伤的是我自己。现在,我选择体谅自己。如果你还想继续在一起,这一次,我不会那么快答应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