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实验桌前,标记样品管。其他人都不在。海珠姑娘走过来,问:“那你之后打算怎么办?”海珠是博士,从港大过来学习技术。
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我觉得十分美好:“我还不知道,巴姐说推荐我去羊镇xx实验室,我还在考虑,我想再试一次,如果还不行,以后我可能就不搞科研了,就去公司了。如果跟老板处得来的话,可能,我还读博。”
“可以的,我觉得你很适合。”
适合?如湲当时也是这样讲的。我跟她说了心里的困惑:“我不知道是我的原因,还是别的原因。”
“是别的原因,不是你的原因。”她毫不犹豫道。这个与我们才相处不到两周的姑娘,流露着善良与温情。
“可是,我一直知道,我比较看重原理,实践能力,行动力、执行力不强。”
“我觉得你行动力很强啊,能工作到一两点。”
我笑了笑,她接道:“是因为没办法是吧。”我调侃一句:“那还不是因为责任心。”
“在港大读博怎么样?每天要工作这么晚吗?”我问。
“我们一般6点就结束实验了。不过来的早,早上可能8点就来了。”
“那还好,那看文献呢?”
“做完实验可能我们就不在实验室了,然后带电脑回去看。他们有时候回去打球、练瑜伽。”
她大概看出了我想问什么,又继续说:“而且我们博士毕业没有文章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就行了。”
“那还蛮好的,如果去公司,也不需要文章。如果进高校或者研究所,才需要文章。”我时不时看着手里的凝胶溶液,担心它凝了,又不好离开。
“嗯,是的。”
“我先配胶了,”我欠道,给她看了看手里的管子,“别待会儿凝了。”
“好。”
配胶时,李哥在一旁洗膜,闲聊道,语气从容:“下周又要讲组会了,好慌呀。”
我干笑了几声。
“顾逸,下下次是不是轮到你和清儿讲了?”
“哈哈哈,我——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