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颠簸坐了两个小时车到镇里,按照约定的地点找到李建树厂中的工人拿到了一百个发绳,正想找个地方开始摆摊,衣袖被孟亲娣轻轻拽了拽:“大姐你看,是赵安安!”
孟星辉抬眸看过去。她们几个现在正在镇上最热闹的街东三街上,正前方就是镇里最大的供销社,琳琅满目的商品,兴奋激动的人群,在一众拥挤中,赵安安一身白色连衣裙,正抱着手里的衣服爱惜的从人群中挤出。旁边跟着一脸无聊的赵大勇。
“大哥,你和孟招娣的事你到底怎么想的?”赵安安一边兴奋的摸着新衣服一边问赵大勇。
“还能怎么想,村长都出头了,我还能咋办,再找一个呗。”赵大勇倒是无所谓。
赵安安急了:“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还再找一个,你真当村里人不知道我前嫂子怎么死的?那是硬生生被你打死的!你爱打媳妇儿村里都出了名了,除了孟招娣家不把闺女当人,谁还愿意把姑娘嫁给你?”
“在村里找不着,镇上的女人彩礼钱可比村里贵一倍,你出的起吗?”
“再说了,”赵安安噘着嘴,真情实感的委屈了:“咱妈身体可是越来越不好了,没了孟招娣你上哪去找一个又勤快又懂事的媳妇?难不成以后家务活让我干啊?”
提起这个赵大勇也是一阵头疼,他烦躁的抓抓头发,来回走了几步,沉声说:“那我再想想办法。”
“我帮你。”赵安安目的达成,一手拿着新衣服,一手挽着赵大勇的胳膊,蹦蹦跳跳的走了。
他们身后,听完全程的孟家姐妹都沉着脸。孟盼娣看看前面走的高高兴兴的两个人,再看向身边面无表情的大姐,有点担心:“大姐,赵大勇不会...”
孟来娣听的差点哭出来:“赵嫂嫂竟然是被打死的吗?赵大勇下手那么狠,爸妈怎么还要让你嫁过去,他们难道没有听说过吗!”
“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咱妈那么爱说别人家长短的人。”孟亲娣一脸嘲讽,狠狠盯着赵家兄妹的背影,像一头想马上冲出去的狼崽:“不过就是在爸妈心中,女儿一条命比不过儿子一个笑罢了。”
说完,孟亲娣仰头看着孟星辉,拳头握紧:“大姐,我要学搏击,明天就开始。”
“放心。”孟星辉看着身旁为自己担心的三个妹妹,轻笑出声,拍了拍她们的头:“大姐可是很厉害的,不用担心。”
“先想想怎么赚钱吧,赚到钱给你们买好吃的!”孟星辉摇了摇手里的袋子,冲她们眨眨眼,带着三个人开始找地方摆东西。
东三街肯定不可能,这里繁华热闹,人流量大,只一天的摊位费都不便宜,孟星辉带着几个妹妹走走停停,选了几选,又回到了汽车站——那里每天人来人往,人流量大,买东西送家人的需求多,且乘客大多赶时间,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讲价上。
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案可行的孟星辉开心一笑,带着三个妹妹走到汽车站外的空地上,那里来来往往很多兜售货物的摊贩。孟星辉学着她们的样子,先从中挑了一个正红色的发圈扎在孟来娣的马尾上——红色最亮眼,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吸引人目光。
然后在地上铺了一块白布,拿出二十个发圈,整齐的摆在白布上。随后拿出一个纸板,用黑笔写上几个大字:一个三分,两个五分,放在发绳旁边。
这个定价是孟星辉和几个妹妹商量了一晚上的结果。孟星辉不了解现在的物价,听孟盼娣说一根油条才四分钱,一张大饼三分钱,一颗水果糖只用一分钱,孟星辉纠结了半晌,决定先定三分钱试试。
这个价钱不高不低,上下都有浮动空间,行人掏钱也不会太过心疼。
“妈妈,你看那个妹妹好漂亮。”孟来娣刚戴上发圈没几分钟,就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拽着自己母亲的手,好奇的指着孟来娣。
“好看好看,都好看。”姑娘的母亲拽着小女孩,满脸急色的朝汽车站走——她的车马上开了,她赶时间乘车,根本没分过来一丝眼神。
“啊,这就...走了?”刚扬起热情笑容的孟亲娣垂下眼,嘴巴微撅:“我还准备热情微笑呢。”
“没关系,这才几分钟,已经很好了。”孟星辉安抚妹妹们的心情,心里却暗暗思考,刚才的现象不会是个例,这的确是在汽车站外摆摊的弊端——行人匆匆,可能连一秒都不会停留。
又过了几分钟,一对父母牵着自己十来岁的女儿走过来,对着孟家四姐妹渴望的眼神视而不见,直直的走到了孟家姐妹旁边的摊位上——一个卖甘蔗糖的摊位。
“怎么会!这么好看的发绳,难道还比不过一块糖吗!”孟亲娣挫败的揉揉小脸,托着下巴眼巴巴的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