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飏按照丁谧的建议,起笔上书,奏请皇帝曹叡应许曹爽和王元姬结成秦晋之好,为此还特地赋诗一首,对联姻一事鼓吹赞美。
曹叡看到邓飏的奏疏后,火冒三丈,不仅对联姻之事只字不提,反而借机给邓飏按上一个作风浮华的罪名,将其免职,并称永不任用。
邓飏上一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次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消息传来时,邓飏正在家里设宴宾客,以为他能借此机会平步青云,得到皇帝的青睐。
在得知真相后,邓飏差点气得当场昏厥。
随后,他立刻跑去大将军府,想当面对曹爽喊冤。
奈何大将军府大门紧闭,曹爽已经被派随从大将军曹真出征伐蜀。
不过曹爽还是念于旧情,让门卫小厮留给邓飏一封书信,信中写着,希望邓飏能暂时离开京城避避风头,等他这次征讨蜀汉立功后,再向皇帝秉明,争取让邓飏官复原职。
朝中大臣皆知,邓飏是曹爽的狗腿兼心腹,邓飏被免官一事,不免让很多人看了笑话。
司马昭就是其中一个。
“没想到这小皇帝做事情还挺有魄力,这次罢免邓飏无疑是狠狠甩了曹爽一个耳光!”
这对于司马昭来说,这消息简直是大快人心。
然而,痛快是短暂的,又听“嘭”的一声,司马昭怒拍桌角,狠狠说道,“即便如此,这曹爽却依然是皇帝心上之上,此次征讨蜀汉,还能给他机会随父出征,不知我和哥哥何时能等到如此机会!”
司马懿拍了拍司马昭的肩膀,让他冷静,“成大事者,首先要沉得住气,这诸葛亮北伐,有一就会有二,有二就会有三,你们现在忧虑的不应该是有没有机会,还是当有一天机会给到你们时,能不能牢牢抓住。”
“比起曹爽,你们的机会可能没有那么多,但也不一定完全没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莫要让机会和时间从手指尖如流沙般虚度,才是最关键的!”
“那父亲认为诸葛亮此次北伐的胜算如何?”司马师问道。
司马懿略做沉思,随后慢慢地说道,“这不好说。不过秦岭附近地势险要,蜀汉的运粮将成为大患,只要曹真父子守得住,对诸葛亮持久消耗,则胜负难定。”
听到这曹爽首次出征就要立功,司马昭心中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看着气鼓鼓的司马昭,司马师忍不住上前调笑,“昭儿,你要知道,历来没有家室的将领在外征战是很难得到主公信任的。你看,你也马上就要弱冠成年了,可以考虑一下先成家,后立业!”
听到这话,司马昭灵机一动,他立刻跪在司马懿面前,坚定地说道,“请父亲准许我娶王元姬为妻!”
司马昭这话一说出来,司马师显然大吃一惊,而司马懿则若有所思地捋着胡子,半天都没有说话。这无疑让司马昭心里十分没底,却又不敢贸然催促。
“元姬也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说句实话,她一直都是我心中儿媳妇的最佳人选……”
这话什么意思?
听上去有点像先扬后抑,总觉得后面一定得跟着句“但是……”
果不其然,只听司马懿紧接着说道,“但是之前平安扣那件事,我和夫人都以为你不喜欢元姬。所以前些日子,我刚让夫人去黄门郎李丰家那里说亲,不过那边还没有回复就是了……”
“李丰的女儿?莫非是李婉?”司马昭赶紧摇头,“不行不行,爹,我只要元姬!”
司马懿认真地注视着司马昭的眼睛,司马昭则心里有鬼地眼神四窜。
儿子究竟什么德行,司马懿怎会不知,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此时此刻,另一边,在王元姬那里,居然也遇到了相似尴尬的问题。
自打上次看到王元姬和司马昭一同晚归后,夏侯夫人心里面就一直耿耿于怀。
虽然现在的王元姬未必把夏侯夫人当做母亲,可夏侯夫人早就已经将王元姬视为己出,并一直在努力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当家主母。
目前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王元姬的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