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敬姜山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儋州城内冬枣巷有家名叫“醉生楼”的青楼,生意极好。

每逢初三、十七,二十九这三日,晚间的时候便是人满为患,接踵而至的热闹场景。皆因那最为出名也最貌美的头牌乐欢娘子,只在这三日接客。

眼下是大中午,楼里没什么人。

不过那乐欢娘子的房里此刻却是宿了人的,一条结实有力的臂膀从被褥里伸出,比女子还艳丽的一张脸扬起来,凤眸半睁不睁的懒散模样,

“乐欢,我得走了。”

被叫做乐欢的女子从身后缠上男子精壮的胸膛:

“公子今夜不留宿了么?”

王谢抓住在胸膛作乱的手,眉眼含笑,眸光依旧多情,回身轻轻勾了勾女子小巧的鼻头:

“我得出去挣钱啊!不然怎么养得起你?”

“公子~~”女子娇嗔道,说着说着身子又要贴靠上去。

王谢挡住她柔软的身子,那张俊美得雌雄莫辨的脸上多了丝意味深长,唇边也涌上了淡淡的讥讽:“乐欢,我累了…”

听得男子这般唤她,女子心下多了几分涩然,但也不敢多说一句,只因眼前男子是王氏少主——王谢。

王氏和谢氏本是两大世家,王氏是簪缨世族,钟鼎大家。谢氏则是世代书香,诗礼之家。

百年间王谢两家不知出了多少风流人物:权倾朝野,封侯拜相者有之;战功赫赫,功勋显著者有之;名垂青史,万世敬仰者有之。后世氏族根本无法企及,难以望其项背。

当今陛下在没起事之前也不过顶多算是殷实之家,而今永明候府的谢家更只是谢氏旁支的旁支,传了几代,如今算是和本家彻底断了。

这就是王家能为四大家族之首的原因,也是他王谢的资本!

试问,一时显贵如何与百年世家相衡量?

据传,谢氏传到王谢的父亲谢斯手上时,受战乱所致,本已有败落之势。可偏偏这时谢斯毅然站了出来,说服各分支族老,倾家族之力支持当时的圣上起事。

后来圣上起事成功,他被封为“荣国公”,又与皇后胞妹情投意合,陛下亲自下旨赐婚。

王谢两家一时风头无俩,更甚从前,这段姻缘,在当时,也被传为一时佳话。

可好景不长,王谢的母亲嫁过去不久便生了场重病,可又怀上了他,身子更是虚弱。

再后面,一个雨夜,王谢降生,他的母亲却因失血过多去世了。

王谢从未见过他父亲,当年母亲难产而死,太姥爷震怒,连夜去往谢宅将尚在襁褓之中的他接回,并让他随了母姓。

而谢斯——也就是他的父亲,在失去妻子、孩子双重打击下,辞了官,远避京城,不知道躲去哪里隐居起来了。

太姥爷将他带回家,又懒得麻烦,遂将他起名王谢。待他百年归西之后,便将这家主之位传给了最喜爱的孙女之子——也是最有经商天赋的重外孙。

王谢此人极为风流,那可不是一般的风流。此人口头禅便是那①关汉卿的:浪子风流。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这还真不是做表面功夫,他本人那是实在的将这话贯彻到底了,每到一个地方必去的一个地方必是当地最有名的青楼,各大青楼的花魁迷她迷的不得了,更有甚者放言,若是能陪他春宵一刻,她倒给银两也愿意。

若说那谢家玉树是世家子弟德行的典范,这王氏少主可就是天下风流郎君的典范。

人确实也有本事,借着皇后姨母和太子表哥的势,短短几年就将母族的生意扩大了几倍,他们家店铺囊括吃穿住行,遍布四国。

他极会说道,善察言观色且心思缜密,谋定而后动,动则当机立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