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敬姜山 > 第32章 金策府夜谈

第32章 金策府夜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闻言,眉目清霁的少年眸光重重一震,而后敛下眉眼,许久未语。

“北境势力错综复杂,王爷当年只制定了律法,却没告诉过我们,这些举措,具体在地方上推行实施有多难。”

赵居安长叹口气:

“这五年,只要我稍微有些动作,无形之中便会有一双阻挠的手。”

他抚额苦笑:“或者准确来说,应该是无数双。”

“赵某上任五年,五年呐,五年…竟是撼动不了分毫。”

姬宁这时似有所思地抬起眼看他,仿佛在判断他话里的真实度。

“为何不上报给朝廷?”

赵居安看着面前少年,无奈地摇头:

“他们京中有人……很多的人。且这些人职位都不低,若是我上报了,我这提督,也算到头了。”

“赵大人是聪明人,既结果如此,为何不放弃呢?大人是可以罢官或者一走了之的,并非全无选择,不是吗?”

赵居安听少年人又如是问道。

“嗯……为何呢?”

他望向上方的烛台,眼神渐渐放空,仿佛陷入遥远的回忆里:

“那时的北境就如同《汉书》中说的那般,官员们皆尸位素餐。我却实在有幸,幼时承叔父教导,后又遇良友相伴。”

他看向不远处也正看向他的虞思衡。

二人相视而笑。

过往的画面在脑海里一一浮现。

父母早早逝去,叔父心善,不忍他小小年纪便成为遗孤,将他养在膝下,到了适婚年龄,也不曾想过成家。

他教他认字读书,讲经义典籍,论世间道理,带他读遍千卷书,也行了万里的路。

他有着世间最好的叔父,也是世间最好的老师。

叔父于他,亦父亦友。

道勉是叔父最得意的学生家的孩子,他们少时相识,一起读书,一起玩乐,一起谈论天下之事,探讨为官之道。

他们生于虞州,长于虞州,这里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都有着他们的欢声笑语,这里的每一处犄角旮旯都有着他们的童年记忆。

他是世间最好的同伴,也是世间最好的朋友。

只是,后来,一切都开始往不可预料的方向走。

各地不满前朝皇帝暴戾,苛税,纷纷揭竿而起,几年混战后,今上成功登顶帝位。

新朝帝王礼贤下士,知人善用,叔父被任命在南方做官,于是将他也带了过去。

不到一年,叔父致仕,而他也由科举入仕,被指派在富庶之地——渠州府做官。

渠州府早些年便以“清闲之府”闻名于天下,作为京城下辖的直隶府,每日就是上堂给人断断公平,在那做官时感无趣,便常常给道勉写信解闷。

直到五年前,收到那样一封信。

“信里说:他的妻子死了。我这才觉察出不对。恰逢圣上降下御旨,调我回虞州做这北境提督,于是我回了阔别近八年之久的虞州。”

“可是已经晚了。”

他眼里满是黯然,“这里已经成为乌烟瘴气之地。军士之间,目无法纪,纪律松散。官吏之间,官官相卫,狼狈为奸。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等姬宁看过去,赵居安收起回忆,勉强笑着道:

“正因叔父和道勉,让赵某得以很早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清正之官,这是我的际遇,也是我的幸运。”

“虽动不了其根本,但确也护得虞州多数百姓五年,赵某以一己之力撑到如今的局面。我以为,我尽力了。我这么说,并非什么托词,是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姬宁看着他那张被火光映照的、认真的不能再认真的侧脸微微发怔,原本平静的脸不知不觉越发淡了下去,逐渐变得沉冷。

“如世子这般豁达通透的人不会不明白,北境从根上就烂完了,其余四州无一幸免,那么为何虞州还尚算是一方清净之地?”

“光靠他徐络一人,我不信。光指望他翁泗一人,我也不信。靠我吗?更是毫无可能。”

赵居安眼中突然射出强烈的激赏,语气也骤然变得激昂起来:

“是虞州城内的几万百姓,是他们!他们被迫害至此,仍不改其志,他们一直在跟这些贪官污吏战斗!”

“大晏军入侵,衙门不管,他们就自己修地宫防御。钱不够,他们就自己凑。殿下,你知道吗?”他伸出手指了指身后的墙面和脚下的地面,

“这里的每一面墙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泪。你脚下所踏的每一片砖都凝聚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他们朴实,他们勤奋,他们善良。他们既痛恨,又祈盼,痛恨的是我们这些官员,让他们深陷苦海…”

中年人顿了顿,神情有些恍惚,眼神中有一闪而逝的伤痛:

“祈盼的也是我们这些官员,盼望有人能救他们于苦海之中。”

“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但那又有什么错呢?”

“我与翁老不同。他认为龟缩家中就是害怕,修建地宫就是软弱、就是退缩之举。可我只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我始终认为善良的人,应该得到善待,并且应该得到善终。”

“世子殿下,倘若有位好官,虞州的百姓,北境的百姓会是整个大夏最好的百姓!”

听他说完,姬宁沉默了。

胸腔里骤然升起来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并迅速蔓延至全身。一会儿如同火烧,连同脚底都灼热起来,一会儿又如同冰浇,冷的五脏六腑都快喘不上气。

不知为何,短短的话说完,中年人却莫名沧桑了许多,神情怅然又感伤。

他敛起眼中情绪,对姬宁作了一揖:

“经过这五年,我与道勉心中明白——要想彻底改变北境,必须还要有一个人。”

“这个人——绝不单单只不能是有勇有谋,还得,有——凌驾于常人之上的地位,和超脱常人的手段。”

紧接着浓眉一紧,“另外,世子殿下,赵某还是劝你,别太相信翁老了。”

姬宁敏锐地捕捉到他脸上一闪而过不易察觉的忌惮:

“何意?”

“老先生学识过人是不假,不过他也曾效力于世章麾下。于世章此人行事十分恣肆,对待下属很是宽纵,百姓之间,多有流言。他原先掌管过北境,若不是他,北境绝不至于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