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少爷和我都坏了 > 第9章 孺子不可教

第9章 孺子不可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阳西沉,一行人终于抵达落河镇。

落河镇虽然只是个小镇,但因其是南北往来的重要枢纽,商队行人多在此歇脚,镇上很是繁华。

夏朝一行人进落河镇时,路过镇中心的夜市,街道两侧食店林立,间或有各类吃食的小摊,糕点种类丰富,还有售卖饮料的铺子,吆喝叫卖,好不热闹。

每隔一段路程,就有脚店挂出酒旗,其中食客众多,有男有女,听着小曲,喝酒助兴,甚至坐着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更有高级一些的店面,挂的不是旗帜,而是一盏大灯笼,上头写成脚店二字,在这拥挤繁忙的夜市中格外醒目,这应当算是古代版的“广告牌”了。

夏朝看得眼花缭乱,这小镇上的夜生活就如此多彩,京都又该是何等盛景。

秦管家早已经做好计划,领着一行人向前,不就便见到一座三层的酒楼,上头挂着各式彩球,看外貌应当就是落河镇上最好的客栈。

夏朝与裴渊相继下车,夏朝是有心去逛逛,可一日马车坐下来,加上在那儿甩笔鬼画符,想到之后还要颠簸大半个月,她现在更乐意找块不会动的地方躺着。

客栈内,掌柜面露难色。

“真是对不住,今日有位客人已经将整座客栈都包下了。”

秦管家讶然:“可否与那客人商量,我们出更多的价钱,赶了一天路,正是人倦马累的时候,哪儿还有力气再寻处这么好的地方。”

掌柜摇头:“不是我不想帮忙,那一行人行为举止,看着实在不是好商量,否则送上门的生意,哪儿能不做呢。”

秦管家见掌柜也实在无法,正要出门赶着时间去寻其它客栈将就,就怕自家少爷到时候不满意,多生枝节。

这时贺鸣正好下楼,掌柜冲着秦管家使眼色,秦管家抬头一看,眼神亮了。

“这位小哥可真是有缘,能否问问你家主人,通融一下,让我们也能在此歇脚,我们愿意多出银两。”

贺鸣自然认得秦管家,冲他点头:“等着。”

掌柜与秦管家皆是一喜,好歹有戏。

夏朝与裴渊等得久了,进来看个究竟。

夏朝问道:“怎么,客满了?”

秦掌柜看了眼贺鸣离开的地方:“有位客人包下了整个客栈,如今正去问愿不愿意分我们几间房。”

夏朝不甚在意道:“那就住别的店好了,或许是那客人爱清静,咱们人多,另寻个地方。”

秦掌柜颇为惊讶,少爷怎得如此通情达理。

裴渊看了夏朝一眼。

夏朝凑近:“累啊,赶紧找地安顿下完事。”

秦管家自然能听见,难怪,原来少爷是累着了,毕竟金贵,没赶过这样的路。

没多久,贺鸣回来:“我家主人说可以,不在一层住即可。”

夏朝抬眼看贺鸣,想起这不就是一行人中最黑的那个随从么,看来出门在外还是得多交朋友。

随即夏朝一行人歇在二层。

秦管家马不停蹄安排晚膳去了,交代厨房要单独做份荠菜馄饨,今日客人少,掌柜应的爽快。

裴渊嫌弃在屋子里吃有味,于是众人都跟着在一楼大堂用膳。

客栈三层一处拐角,赵砚修与贺鸣隐在柱子后头。

贺鸣:“主子看这裴二怎么样。”

“裴渊”这时候吃荠菜馄饨正开心,不知一旁的“姨娘”说了些什么,两人又大眼瞪小眼起来。

想起之前在河道旁,他蹲在地上半天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那姨娘跟着他寸步不离。

赵砚修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扫了几眼,这裴二行为举止都略显天真,要么是个真心思单纯的,要么做戏的功力已经炉火纯青,想到他那哥哥,前者的可能性较小。

他不会在不确定的事上下赌注:“在京都多派些人手看着他。”

贺鸣应下。

第二日夏朝醒的早,觉得困得很,她略有些认床,客栈外头也有些吵闹,夜市到三更天才歇,五更天又有铺子开了,总有人来来回回走动。

临出发前,看到街道两侧忙活的人群,夏朝不禁感慨,大周子民可真是精力旺盛啊,等到了京都一定寻处僻静的院落住。

接下来的半个月,夏朝被迫陷入一种阔别已久的“备考模式”。

随行的人时常听到少爷的马车上有说话声,但因先有吩咐,若他没叫人,不可靠近,没人知道说话的内容。

可芸姨娘在里头,还能是说些什么,众人也就眼观鼻鼻观心,当不知道。

马车内却与众人猜测的旖旎风光全然不同。

“孺子不可教!”

“简直是目不识丁。”

“你十几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连三岁孩童都不如。”

夏朝挨半天训,偏口齿没之前伶俐。

她若真个目不识丁的大头兵,大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驳回去,所谓无知者无畏。

可就一个臭名在外的纨绔子,居然比她学问好,这真是让她身受打击。

大周这个朝代与她曾经待的时空在王朝更替上的延续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略有偏差。

大周正是在这个偏差中出现的一段。

但在儒家学问方面,却极为相似,甚至大周流传的内容比她所处的时代更为详细,她所一贯知道的四书五经,甚至九经,其中多出不少陌生的文字。

不过她本就对这些不熟悉,生的熟的分不清楚。

可眼见要被押进考场的是她,夏朝半桶子水晃荡,心里发虚,大有差生被单独补课的头疼之感。

夏朝疲惫搁下笔:“不是说能提前知道考题么,我,要不少看一些?”

直接背不就完了,这她在行啊~

裴渊蹙眉看她:“你看看你这行为举止,坐没个坐相,站没站相,说话的方式与我朝相差甚远,就算是已有打点,京都来往这么多人,你好歹面子功夫要做过去,我可没有收买整个国子监的人。”

夏朝听这话的时候正歪在椅子上,她先前模仿的裴渊,是这人放不上台面的时候,如今却要装着正经起来。

夏朝打着哈欠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进了国子监时候就要人模狗样,免得差劲的太突出,我之前只学了你的狗样,没学你的人模。”

裴渊:......

夏朝则挑眉:“怎样,我还是孺子可教的吧。”

此时此刻的裴渊终于体会到了些许,这几年家里人面对他的头疼。

好想揍一顿啊,可那张脸是自己的......

裴渊深吸一口气,不再与夏朝拉扯,不然就会没完没了。

“我这次要考的是国子监中的太学,太学之中又分甲班,乙班,丙班,你考个丙班末尾就行,往年也有官宦子弟考卷堪堪能看的过眼就可入学,无需太过紧张。”

夏朝恍然大悟:“所以这透题其实就是个潜规则,大伙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让关系户进去。”

裴渊理解了一下夏朝的意思:“差不离,国子监中还有其他机构,你进去几日就知道,现下与你说,你也记不住。”

夏朝也懒得记,正好。

裴渊接着道:“此次太学的春试,是专门为新入学的学子举行,主考的就是帖经与墨义,简单地说,帖经就是在四书五经中随意取一段原文,用纸覆盖部分,让考生补充完整。墨义,就是取经典的句子,解答它的意思,或是填出下半句,也可能是要求将该句的注疏填写完整。”

夏朝想了想:“这不就是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又能提前拿到考题,这不信手拈来。”

裴渊瞥了她一眼:“所以这场春试的筛选,其实是在进考场之前。”

夏朝点头:“这我知道,这叫先射箭,再画靶。”

裴渊轻哼:“差不离,我看你书背的挺快,怎么肚子里就这么几滴墨水晃荡?”

夏朝心道,我这是熟能生巧,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背书能不熟练么。

又过了些日子,四月底时,终于到达京都。

京都城分为内城与外城,因国子监在外城的南熏门里大街,因此秦管家安排的住处就在离国子监附近的横街,是座租赁的二进宅子,名为笙园。

京都气象与沿途的城镇不同,加之在路上颠簸了大半个月,夏朝很有种乡下人进城的感觉。

车队自南熏门入城,她用扇子挑起马车窗帘的一角往望探看,渐渐能看到些铺子,看规模尚离核心区域还有段距离,与他们一同入城的,还有群猪,少说有几十头,被人驱赶着向前,期间偶有乱窜的,赶猪的人左奔右跑忙的很。

她正看得起劲,只听一旁的裴渊问:“比之你从前待的时代如何?”

夏朝望着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各色铺子,想了想说:“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各有各的好处。”

马车终于停在笙园门口,众人好一阵忙活,终于将几车行李整理好。

原本秦管家安排下,夏朝自然是住正屋,芸姨娘住在东厢房,可搬东西的时候,夏朝让把“芸姨娘”的东西也搬进正屋。

秦管家记着大少爷的吩咐,虽说底线划的较低,但这种事他还是得尽责地上前劝几句:“二少爷,还是与芸姨娘分房睡的好,左右都在一个院子里,离的近,不然您老折腾,耽误学业怎么办。”

夏朝轻咳一声:“我有数,何况读书就去书房,有什么可耽误的。”

她随意寻个理由搪塞。

秦管家劝过也就罢了,反正是在自个府上,碍不着旁人。

秦管家接着说:“小姐知道您今日到京都,约您今晚去醉仙楼见面。”

夏朝在裴渊的提示下问道:“晚上有哪些人?”

秦管家道:“只有小姐。”

裴渊蹙眉,自己忍不住问:“姑爷不陪着小姐么?”

秦管家摇头:“说是府上的程姨娘刚诞下一对龙凤胎,姑爷陪在身边看护不得空,就连小姐出来也不容易。”

裴渊面色不是很好看:“从哪儿又冒出来个程姨娘。”

秦管家叹气:“说是因为小姐一直未有生育,抬进来的贵妾。”

裴渊讶然:“姐姐怎得一直没往青州送消息?”

秦管家看了眼夏朝。

夏朝:“芸姨娘问你你就答,她在老夫人身边服侍多年,这是替老夫人在问你。”

秦管家叹气:“小姐知道老夫人身子不好,大少爷又奔波忙碌,就算送信回去,远在千里之外,除了徒添烦恼,又能如何,我还是在昨日才收到的消息,二少爷,您这次进京,可得替小姐撑腰啊。”

夏朝皱眉,这消息应当也不是裴瑛自己传出来的。

裴渊进京,约十日前就有几人骑着快马先行入京采买布置。

张家有了龙凤胎这样的喜事,自然会传到外面,毕竟过不了多久就要满月宴了呢。

夏朝眼神无奈地看向裴渊,这家长里短,清官难断,后宅的事可比考场上背书难招架多了。

裴渊则是沉着脸,一言不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