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以前好的是,所有人的神经都不那么紧绷了,她的身体也不会因为莫名连接上了丫鬟婆子们的这种情绪,而感到难受。
毕竟她不是什么抖s,没有折磨人的爱好,并不喜欢下人们在她面前表现得不像个人。
但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她的身体也越来越坐不住,该多出院门走走了。
于是,这天一早,灵玉穿上梅香精心准备的整套适合春天穿的新衣服,身边跟着青兰和蒋嬷嬷,去拜访二哥及其母亲李姨娘。今日只是开始,后续日子依次拜访三哥、四哥,这都是提前去打过招呼的。
虽然众人都觉得这种拜访十分怪异——本应是夫人亲自抚养三姑娘,各庶子庶女及姨娘去拜访夫人的时候,日常见过这位嫡姑娘。
但一开始便如此了,也很顺畅地接受了。
府里的人对三姑娘的这种处境不是没有猜测,大约是有个公认的说法:
最开始只是夫人自己产后亏损厉害,照应不过来,以及一种众人心知肚明的失望情绪,所以暂时把三姑娘安置到别院。
而等到满月……众人都隐隐猜测,是天师收徒的事影响了夫人,让她没有把三姑娘抱回自己院子里抚养。
至于是什么影响,则不难揣摩,三姑娘将来还是要去修道的,再精心养好的女儿,将来也是方外之人,今生与俗世的父母不会再有缘分,何必折腾一场伤心?
甚至考虑到道家讲究清净自然,更是要让三姑娘不理俗世,不沾染红尘因果才好。
因而三姑娘以独立的身份独立的姿态生活在侯府里,也不是难以理解的。
她们三人是午后出的门,到傍晚回来时,三人大包小包大盒小盒拿了满手,就挺……不好意思的。
虽然她们也带了礼物去,并且绝对不寒酸,甚至比这大盒小盒的还要贵重,但在表面上看来,总是显得尴尬。
李姨娘的年岁和母亲差不多,人却看起来老很多,是一位慈爱的长者。
又和蔼又客气,像极了她前世的一位婶娘。
只是李姨娘拉着灵玉说了很多已经出嫁的大姑娘的事情,蒋嬷嬷这个照顾过大姑娘的也一直在旁边帮腔。
灵玉当时听得很懵,两人都在说,这大姑娘在灵玉之前,作为唯一的女儿有多受侯府上上下下的疼爱,说这大姑娘性子又如何的喜人,当年出嫁的时候有多么丰厚的嫁妆和多么宏大的排场。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多心,但她觉得这两人好像在说:
你不被喜欢,是因为你不讨喜。
侯府可不会怠慢女儿的,庶女都能如此,你这个嫡女过成这样,是不是该找找自己的原因?
她希望对方并没有这个意思,但,她暂时会当成有来处理,不会再多走动。
而这位二哥哥,毕竟是年龄比较大的兄长,只匆匆见了一面。
看起来就是个很平和很普通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侯府少爷的傲气,也没有什么少年人的志气,只等着侯爷给他安排荫补、夫人给他安排亲事——荫补的排队得等着,他的亲事也拖了有一两年了。
因为如果侯府没有嫡子,就该是他继承爵位了,侯爷和夫人都因此头疼着,当然头疼的原因并不一样。
第二天,她去拜访了三哥和周姨娘。这两人就相处得融洽多了。三哥确实看着就是读书人的样子,那书卷气骗不了人,周姨娘看着是个相貌普通的女子,比母亲年龄小,甚至隐约看得出一丝文弱的气质,当然更多的还是身为母亲的那一份柔韧。周姨娘书香门第出身,算是几个姨娘里出身最好的。
这天灵玉是抱着笔墨纸砚回来的,她高兴,青兰看到了也很高兴。
到了第三天,去拜访柳姨娘。
四哥和四妹都是柳姨娘所生,一个五岁多一个两岁多,妥妥两个小萝卜头,可爱极了,个子又与她相仿,上去贴贴和捏捏好一阵亲热。
柳姨娘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十分温柔。
府里一共就三位姨娘,只有柳姨娘最符合她对“姨娘”这个身份的想象:漂亮,至少得比正室夫人年轻漂亮,温柔,贴心,善解人意。
柳姨娘生的很美,一双大小适中桃花眼温柔妩媚,一眼便能抓人眼球,而鼻子嘴唇都精致小巧,配上她这小脸儿和柔和轮廓,整体又清丽婉约。些许岁月痕迹只增添成熟女子的风韵,不减其天然去雕饰的美貌。
然而柳姨娘的美貌并不是最吸引她注意的,这个院子里最吸引她注意的,是柳姨娘的外甥女儿。
“这个姐姐是才来探望姨娘的么,怎么没见过?”灵玉看着这个约摸十一二岁的美人,好奇地问。
此刻她十分庆幸自己只是个幼童,这样盯着人看不会太过于失礼。
因为这个女孩儿的长相实在惊到她,论长相倒很难说比柳姨娘更美,柳姨娘是成熟的美人,也是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普世美人,而这个女孩儿只是个美人胚子,但这略带英气的眉眼和清冷的气质着实让人见之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