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组之前,因为郑导的特意关照,她起了个大早去试镜,走廊上或坐着或站着都是来试镜的,经纪人在一旁陪着。
因为有郑导的引荐,很快就到墨染了,古装题材的电视剧,筹备开拍阶段导演不可能把剧本透露出去,关于试镜的角色,有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一个试镜片段。
僧多粥少看来生态环境很恶劣啊,导演原本是打算让墨染出演,剧中的某个贵女一角,郑导给他看的定妆照,她只觉得这姑娘外形条件实在不错。
现在人站在他面前这通身的气度,让他既定的想法有了改变,犹豫一秒钟都是对自己的虐待,他示意助理把手边,他亲自圈起来的片段拿给墨染。
剧中的反派女二号,权势滔天矜贵自持的长公主殿下,心计智谋武力当世第一,可即便是天下第一也并非无所不能。
她的母亲当朝皇后死在了皇权之下,帝王因猜忌之心设局杀害自己的发妻,她的哥哥那个风光霁月的太子殿下,受尽屈辱而死,他死的时候甚至衣不蔽体。
皇后的母家她的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年幼的小表弟,经常进宫陪她玩闹的表妹,同样没有逃脱过厄运,男丁全部被斩首,女眷与5岁以下的稚子流放千里之外。
圣旨上说什么?圣上仁慈,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那一夜京城血流成河,母后临死前要她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否则她永生永世死不瞑目。
最后一次见面皇兄已然被折磨的骨瘦嶙峋,皇兄求她要好好活着,替母后替他活着活下去。
没有人知道那个年幼的小公主,在失去一切后是如何在这个,吃人的宫廷活下去的,她的好父皇也许是为了稳固他伪善的模样,也因为她是公主对他的帝位不会有任何威胁。
他想起了皇后,想起了那个早已变成一捧黄土的儿子,昔日的太子,也许是帝王内心的那一点点怜悯,同年她被封为长公主。
封号永乐~
她母亲兄长亲人俱亡,她的父皇让她永乐,仇恨占据了公主的全部心神,公主很聪明她利用帝王的怜悯愧疚,一步步壮大手中的权势。
终于她走到了皇朝的权利之巅,她杀了很多很多人,她的父皇弟弟妹妹皇叔,以及那些宗室子弟,都被屠戮干净一夜之间皇宫血流成河。
皇伯父临死之前眼角含笑他说,“安安,自此你可放下执念,不可沉沦杀戮。”
皇伯父说你母后会心疼,心疼她如珠似宝疼爱的小公主,太子殿下会自责没有保护好你,皇伯父说了很多,那天皇城的风很大。
公主自言自语,“可我早已回不了头了。”
她的话被吹散在风里,无人听见。
宦官跟在身后亦步亦趋,他是先皇后身边的人,这些年眼睁睁看着公主越陷越深,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无数次,跪在先皇后的牌位前。
只求她在天有灵,保佑公主好好活着,幸好结果也不算坏,无论殿下杀了多少人,无论外面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再如何说公主,她都是他心里那个天真烂漫的公主殿下。
可他一心守护的公主殿下终究还是走了,公主死在了一个她明知是陷阱但不得不去,先皇后跟先太子的陵寝被盗,尸骨不翼而飞公主震怒。
故事的最后公主带回了母后与皇兄的尸骨,她的身体同样是强弩之末,憋着最后一股气,她躺在了母后身边,一如儿时那般。
这可真是惨啊,又是一个BE的结局,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我站在故事的开头,望向你必死的结局。
这个角色最妙的是,公主这一生没有男女情爱,没有所谓的真爱贯穿一生。
导演挑选的试镜片段也相当刁钻,皇宫的杀戮结束,公主站在风里没有台词,就纯靠演员刻画演绎,不光要求演员的演技,还有那种与身俱来的仪态,以及演员本人跟角色的共鸣。
种种条件同时具备,不是一件简单是事,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整部剧的骨肉,尽管导演觉得墨染更合适这个角色,那也需要她亲自展现出来自己的能力。
墨染没有看过完整的剧本,她只能根据片段推测揣摩进入人物内心,皇伯父临死之前一句句言犹在耳,御林军动作很快,宫殿很快恢复如初,除了土壤里殷红的血迹,空气之中无孔不入的血腥气。
死亡像是从未发生过,她蹲在地上脊背仍旧笔直,地上的还未干涸的血迹,她甚至能分辨出血迹的主人是谁,指腹摩挲着指尖泛起一抹刺目的红。
良久她缓缓起身,从腰间抽出帕子,仔仔细细的擦拭干净,对着某个方向深深行了一礼。
她的演绎到这结束,可以说挑不出任何毛病,这人果真是为角色而生的,观众有福了。
几乎不用看后面试镜长公主这个角色的,墨染的演绎根本无人可以超越,不是说她演技多么的无懈可击,是她整个人站在那感觉就对了。
那种身居高位,掌权者的深不可测,行走坐卧间就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非要说的话她身上似乎还有一点神性。
想到这导演歇了一开始的计划,还想着给人家安排礼仪指导,学习一段时间,现在看来不必学那些刻版化的东西,演员本身能赋予角色的就已经很完美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墨染的档期,最快也需要一个多月,物料宣发只能再等一等,好在还有几个角色没选定,时间上也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