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于高台上的萧承意身上。
他打了个呵欠。
“曲儿不错,但通商一事还是算了吧。”
此言一出,方才发言的使臣表情难看起来,他身边的其他漠北国人也变了神情。
他们不是没想到这一请求会被拒绝,只是没想到大月国皇帝会拒绝得如此毫不犹豫,不留情面。
“若能恢复通商,漠北国愿每年向大月进贡……”
“你们觉得我大月像缺什么的样子吗?”
漠北国使臣的话说到一半,萧承意便打断了对方。
萧承意所言不假,大月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本国供给充足。相反,漠北国则贫瘠许多,就连本国最大产业畜牧,也要通过人们随季节、水草的变化而不断迁徙来完成,如遇灾害,国内极易陷入饥馑,因此他们对与农耕经济发达的大月通商极为看重。若能恢复与大月之间的通商,他们能通过储蓄粮食抵御风险,物资也能因此丰富。
当初他们对大月发动战争,也是为了掠夺粮食财物。
在大月战胜后的几年光景里,为了维持两国之间的稳定,两国在边境城池通关贸易,可十几年前萧承意却下令停止了这一通商行为。
漠北国使臣攥着拳头,不发一言,萧承意不为所动,半晌后拍了下掌。
“宴会继续吧,诸位可归位继续欣赏表演了。
对了,待诸位归国时,我们大月会备上厚礼,诸位尽可带回漠北。”
萧承意言辞间一副恩赐之意。
赵明薇闻言蹙眉,这番话,简直像是将这群漠北国使臣当作来大月讨饭的。
果然,一些使臣肉眼可见地激动起来,那位一直负责沟通的使臣抬臂拦下了义愤填膺欲上前的同伴,挤出一丝笑道,“大月皇帝果真慷慨,不过我们此行除了洽谈通商一事,另一目的也是为了向友邦献礼,前者遗憾未完成,而后者如今也只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明日还请大月皇帝明日再次赏脸,我们还有一表演要献给您。”
萧承意似是被勾起一丝兴致,道:“那朕便等着明日诸位精彩的表演了。”
说完,他又打了个呵欠,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的。
又过了没一会儿,萧承意起身离席,临走前他匆匆对中原平疫有功的几人奖赏一番,然后便被身旁的宫人搀扶下去了,看起来这场宴会已令他疲惫至极。
赵明薇看了眼萧珩的位置,那里已经是空空荡荡,他果然也跟着离开了。
赵明薇的心跟着提了起来,如果她没猜错,萧珩应该会抓住这个机会动手。
皇帝离席后,宴会在司仪的主持下继续进行着,赵明薇与杨琼几人没过一会儿也离开了。
“这宴会真无聊。”杨琼在一旁抱怨道,“这皇帝老儿也忒小气了,师妹你那么快就治疗了瘟疫,他居然才赏你些金银,要我说,怎么着不得给你个太医署的一官半职做做啊。”
赵明薇无所谓地笑笑,她本也不在乎什么奖赏。
只还有一点她比较在意,今日的宴会上,朝廷大臣几乎全都列席参加,可尹兆却不见踪影,她问萧珩时,对方也同样疑惑。
“如此说来,这次回宫后确实未见到尹兆,我会帮你留意,你先不要轻举妄动。”
赵明薇在宴会时问过萧珩,对方虽也为尹兆的不见踪影而困惑,但答应会帮她留心。
赵明薇内心却并没有她想象中应有的焦躁不安。
杀了尹兆,就能为爹娘报仇么?
经过了今日的宴会,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她心中更为模糊起来。
“师妹,你有没有觉得这皇帝一点儿皇帝的样子都没有啊。”
赵明薇抬头看着杨琼,原来对方也有同样的感受。
“他对那群漠北国使臣的态度也太奇怪了,就算对方是战败国,如今两国和平共处,人家还是来献礼的,他怎么一副都不愿意正眼看人家的样子。而且他今日在宴会上好像都没坐直过,一直瘫在那儿……啧啧,和我想象中的皇帝还挺不一样的。”
杨琼啧了几声,又后知后觉地往周围看了看,见没有外人在附近才放下心来。
“也许皇帝原本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吧。”
赵明薇心不在焉地回答。
“可我听我爹说,先皇他知人善任,礼贤下士,而且宽厚仁慈,即使当初大败漠北国俘获很多俘虏,也并没有对俘虏们赶尽杀绝,两国停战后便将俘虏们送还漠北。我觉得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皇帝。”
杨琼随手折了枝花别在赵明薇发间,满意地欣赏了一番,又道,
“就凭今日这个皇帝给你的赏赐,我就觉得他不是个好皇帝。皇帝如此,我看他身边的那些大臣应该也不怎么样。”
杨琼一番胆大包天的发言却令赵明薇原本模糊的心清晰起来。
宰相府的覆灭仅凭尹兆一人便能做到么?那一场燃了一夜的大火,为何无人相救?
那些背地里缩回的手,同样不无辜。
赵明薇不知道一个肆意妄为的皇帝与一群尸位素餐的臣子是相互“成就”,还是某一方作用更大,但她想,若是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大月必将迎来灾祸。
要为爹娘,为宰相府复仇,她的敌人从来不是尹兆一人,而是这个昏聩的朝堂。
赵明薇只希望萧珩今晚一切顺利,这皇位,应该换一个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