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天其实察觉到了,李家人对她还挺不错的,她想着之后她还要在李家生活不知多久,干些活让她生活的舒服一点也不错。
想了很久,崔桃就决定第二天早起做早饭。
李念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就穿上了鞋,“我娘会做早餐的,这些事用不到你干。”
接过崔桃手上的脸盆就放了下来,“回去接着睡一会吧。”
“不了,我听说新娘子的第二天都要给婆家做一顿早饭的,这样才表示不是个懒媳妇。”
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怎么传下来的,一辈传一辈,就这样每个新嫁娘结婚前都会被娘家人叮嘱这一句。
李念摇头,“什么懒不懒媳妇的,我没听说过。”
拉着崔桃就要回到炕上继续睡觉,他除了昨天就没这么早起来过,哈欠一个接一个地打。
崔桃犹豫了一下,收回了手,“你再睡会吧,我出去看看。”
李念闻言,拍了拍脸,睁大了眼睛,“我不困了,我陪你一起去吧。”
院子里,天边只有一丝微光,空气中弥漫着凉意。
两人一出房门就被冷的打了一哆嗦。
灶房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昨晚堆着的碗筷摆放整齐的码在橱柜里。
崔桃和李念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
李抗战精神抖擞的出来伸懒腰,压压腿。
上了年纪后,他工作时不时还很忙,也就没时间每天锻炼身体,趁着早上这点子时间活动活动筋骨,舒展舒展。
和往常的每一天都一样,他边绕着院子走,边伸伸胳膊踢踢腿。
“爹,你起来了,过来吃早饭吧。”
突然被灶房那边传来的说话声惊了下。
定眼看去,看到的是自家儿子和昨天刚娶回来的儿媳妇在灶房里忙碌。
老父亲欣慰的背着手走了过来,“今天有口福了,能吃到儿子儿媳新手做的早饭了,好,好,好。”
连说了三声好,本来看见李念就习惯性要皱起的眉头舒展开了。
随即大声朝他房间的方向喊去,“孩他娘,赶紧出来吃早饭了。”
方桂枝在收拾铺盖,比李抗战出来的迟点。
刚收拾好,放下袖子,拿手整整,准备往外走的时候,就听到了李抗战的声音,顿时不开心地念道,“你这老头子,越老越性急,我在你后面出来就准备做早饭了,你连这一点时间都等不及啊。”
皱眉抬眼看去,就听到孩他爹难得好声好气地说,“谁叫你做早饭了,我是叫你来吃你儿子儿媳亲手做的早饭。”
方桂枝惊奇地大步走了过来,啧啧了两声,“孩子成家就真的是长大了啊,都知道早起给爹娘做早饭了。”
李念挠了挠头,“早饭是桃桃做的,我就打了打下手。”
方桂枝拉过崔桃的手,拍了拍,笑地灿烂,“都好,都好,都是我的好孩子。”
拿起饭桌上的筷子就开始吃早饭,边吃边夸赞,“真好吃,手艺真好。”
崔桃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些尴尬,她做饭水平一般,发挥的不稳定,有时还会烧糊。
因此,在家时,何平花通常是让她打下手,不经常让她做饭。
今早,她对着灶房里的东西无从下手时,问李念一般他家早上吃什么。
就煮了点小米粥,热了几个馒头,炒了个青菜。
都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饭菜,这也被其他三人整整夸了一早上,还边吃边夸,崔桃的嘴角都差点压不住。
早饭后,李抗战上班去了,公社就给了他一天的假。
方桂枝出门唠嗑去了,今早吃到了媳妇做的早饭,可得出门去地头和她的老姐妹们聊聊天了。
家里就剩下了崔桃和李念。
民兵队给了李念三天假期,明天陪崔桃回过娘家后,他就要去执勤了。
两人一人坐桌子的一边,静静看着空下来的房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平时会做什么?”崔桃首先问道。
刚才的气氛安静的有些诡异。
李念侧头想了想,“我执勤两天会休息一天,有时会去地里帮小武干活,有时和阿方他们去周围的山上爬山。”
鸿梧公社只是鸿梧村的时候,是没有山的,改成公社后,把原先周围几个小村庄并入公社后,公社说起来有山了,还有了好几座山,就是距离偏远,走路要走半个小时。
崔桃点了点头,“你是去帮张耀武干农活吗?”
“是啊。”李念理所当然地点头。
注意到崔桃有些疑惑的脸,就接着说道,“小武他家,条件不是很好,他爹在他小时候去世了,留下他和他弟弟,他娘和他奶从他爹去世后身体就不是很好,小时候他家每年都要靠救济的。”
也就是在张耀武和他弟张耀文都下地干活后,才慢慢没有救济了。
“哦,这些我都不知道。”
“小武他爹去世的时候他正好读小学四年级,他家里还坚持让他读了三年学,让他初中毕业之后才下地干活的。”本来家里过得就挺辛苦,还有两个学生后,他家里的条件就更差了,张耀武那时候真的是每天就吃一顿饭,可能还吃不饱,一直到现在整个人还是瘦瘦小小的。
李念家里是不需要他去赚工分的,他就偶尔去帮小武下地干活,不过他农活做得少,做的不快也不好,每次赚的工分也就四五个。
崔桃疑惑地看向李念,如果张耀武他爹是在小学时候去世的,她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说过。
她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每天都是在埋头苦读,真的算得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只读圣贤书了。
张丽暖还是因为两家离得近,有几回约着一起回家后,两人间的关系才慢慢变好的。
崔桃叹息一口,读书,读到现在似乎也没什么用。
像她就是只会读书,离了书本,连最基本的养活自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