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迷途 > 第17章 入局(17)

第17章 入局(1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叶蓁蓁热切地看向翟明一,翟明一冷峻的外表下没有一丝表情变化,她只得向程文全说道,“好的程处,我一定认真工作,遇到问题多向翟老师请教。”

程文全满意地点点头,又简单的嘱咐了几句,就算是结束了这段谈话。

回到座位上,叶蓁蓁才看到手机上推送过来的高铁座位号码,出乎她意料的是,她的票居然是D座位。像他们这种普通干部职工出门,高铁票的标准是二等座,众所周知,二等座的分布是每一排共五个座位分布在过道的两边,一边是三个为A、B、C、另一边则是两个为D和F。一个人如果同时为多个同行人买票,是可以选择同行人座位分布的,而她是D的话,就说明她必须得和他们两个其中的一个人坐在双人座位上。

她不由得一阵紧张,翟明一是故意的么?难道是他不想和林存知分享和自己同行的机会,故意买了两人座和自己挨着?抑或是他想表示他对自己没兴趣,特地让林存知和她坐一起?

两种原因都令她感到了危机,她既不想这么快就让林存知认为翟明一已经对自己展开攻势,更不愿相信翟明一对自己完全没感觉、一点好感都没有,她心中惶恐,翟明一不说她也不好意思去问,几次想发消息问林存知,又觉得问不出口,万一造成了误会就得不偿失了。

叶蓁蓁左右为难,下定决心以不变应万变,不论是谁和自己挨着坐,她都要表现出完全不知情的样子,反正一边是同届入职,另一边是同处工作,不论是和哪一个挨着坐,路上也一定要和另一个多交流,这才刚刚开始,不能让自己被打上是专属于某一个人的标签。

想到这里,叶蓁蓁决定改变一下策略,故作高冷的对翟明一说道,“翟老师,刚刚程处提到的一些材料,能不能请你发我一份啊。”

翟明一还是很冷淡,“我知道你要同去,所以在下午上班前就发你邮箱了,你查收一下。”

叶蓁蓁有点尴尬,明明自己主动出击却又碰了一鼻子灰。她连忙登陆自己的邮箱,看到翟明一给自己发送了好几封邮件,包括了部里的常用行政法规和一些规范性文件以及此前一些类似工作的办理过程和办结意见,还有就是这次静县的一些基本情况,静县艺术职业学校相关情况、宁御数科和宁安小贷相关情况、省局和市局的一些初步意见和摸底情况,最后还包括了翟明一自己写的一份分析报告和法律意见。因为单封邮件的附件文件大小有限制,翟明一分了好几个邮件分门别类地给她发了过来,资料很全很细致。叶蓁蓁心情复杂地偷偷看了翟明一一眼,心里有点感激,这人看起来并不像是外面表现出来的那么冰冷,难道他比较害羞,看到自己的美貌心里有鬼反而不敢表现出来?

这时叶蓁蓁觉得没有必要去问林存知了,她现在心中笃定翟明一肯定是想和自己单独坐在一边,哎,这可让自己如何是好,他也太霸道了,嘴上不说,行动上却这么赤裸裸。叶蓁蓁心花怒放,又不由得后悔自己刚刚的语气太生硬了,虽然现在她还拿不准翟明一到底是喜欢强势的还是温柔的,但是想来大多数男人都喜欢温柔一点吧。一时间,她又由开心变成了担心,生气地跺了跺脚,事已至此,只能想后续如何弥补了。

叶蓁蓁定下心神,仔细地看翟明一发来的一大堆文件,虽然内容很多,文件很杂,但是翟明一分门别类地标注好,文件名和文件夹分类一目了然,这也让她对翟明一刮目相看,她原本认为翟明一是个公子哥,没想到工作上也这么细心。现在都推行无纸化办公,一方面节约纸张等易耗品资源,另一方面彼此之间改动成文也更方便,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办公电脑中存放的文件必定跟着水涨船高,稍微工作时间长一些的老同事,电脑中的文件更是五花八门,这样分类处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你不可能每次找文件都去搜索,搜索的慢不说,需要的文件相关的内容还得一个个查。这时候,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就非常重要,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电脑中保存的文件名一定要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既不能随便用数字123指代了事,也不能随便起个简称,这样可能当时还能记得住,随着经手的文件越来越多,不论再好的记性都迟早会忘了当初这个题目为“1”的文档究竟是哪一份材料的第几稿。同时,学会文件夹分类标注也非常的关建,文件夹的管理比较基础的就是做好条块管理,一方面要按照年度规划大的文件夹,在年度工作文件夹中,也要做好专项工作的分类文件夹,比如每年的工作大体主要分为几大块,常见的比如说调研报告、会议回报、工作总结、以及针对一些专项工作的内容。条块管理的好处在于,当你回头查找文件的时候,可以根据办理时间和业务模块精确定位文件位置,而且可以清晰记录某一项工作开展的具体时间和过程。

同时,一份材料从起草到最终定稿,都会经过很多次的修改完善,有的人会把自己的初稿仍然保存下来,在最终定稿的时候,用来与自己的初稿对比,这样就可以更快的学习成长,查找自己在写材料时候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经由单位里的笔杆子和司局长修改过的稿子,更是值得保存下来,有空的时候和自己的初稿进行反复对比学习。有时候网上能看到一些人吐槽,说七稿八稿改了半天改回了初稿,这种情况在叶蓁蓁这里是很少出现的,每一次文字和材料的修改,都涵盖了修改人的思考,有时材料几稿之间的一字、一词之差,就体现出了笔杆子的功力。要知道,文件并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章,而是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能否正确高效传导政策思路,文件是否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等等,都是决定基层能否贯彻执行好文件精神的基础和关键一环。

等叶蓁蓁认真看完这些材料已经临近下班,她把一些可以打印的内容打印出来,为明天的出差做着准备。同时也对翟明一所写的材料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觉得难以理解,也在纸上做好了标注,准备等去了之后再向他具体请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