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媾和十五年 > 第39章 新令风云

第39章 新令风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昌国能同意啊?”

“不会又要打起来吧……”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自人群中传开,鸿徽晚及时站起身稳住人心:

“虹城之战允昌兵在城内驻扎本为缓兵之计,媾和条约的时间已到,此乃合乎情理之策。”

他强调道:“送离士兵归其本国,并非取其性命,是用和平之策解决纪昌两国的矛盾。就算有昌国士兵负隅顽抗,而今纪国军队粮草及兵器皆齐全,纪国子民无需惶恐害怕,有何情况皆可同官府坦明举报。”

得了鼓舞,众人一路簇拥着传令官从官道出城。

人群之中,扶疏也默默散开退后,张望着周围一张张面孔,有些失落。

这几日她一直在苦等阿娘,虹城各处走遍了,也没见到阿娘的踪影。

扶疏甚至无端猜想,阿娘是不是因为她的所为生气了,故意藏起来不见自己。

可阿娘先前明明在信件中说想念自己呢!现在虹城水灾已过,阿娘是时候原谅自己了啊。

扶疏越等越急躁,她要主动去寻。

既然此次虹城上下要清查昌国士兵,借此东风也可助自己一臂之力。

虹城方圆二十里,荒废的房屋百座,皆有可能藏身。若阿娘真的在虹城,真要逐一排查起来,也能第一时间找到阿娘的踪影。

扶疏心中已拿好了主意。

县衙中,看着扶疏递来的画像,鸿徽晚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扶疏做好了心理建设,深吸一口气,软声道:“帮忙找找我阿娘。求求了,晚督察。”

见鸿徽晚没有收下,扶疏没气馁,有理有据道:“你不是为真正李府嫡女而来吗?早点找到我阿娘,或许阿娘知道有关她的事情,阿娘肯定比我更清楚不是么?”

鸿徽晚只是垂下眼眸。

他知道扶疏口中的“阿娘”——岑淋。

过往,李府对岑淋有恩,岑淋便在虹城护住扶疏安稳十五年。

岑娘与李府已然两清,谁也不知这个女人如今去往了何方,唯一确定的是,她不会再出现在扶疏面前了。

万一扶疏知道这些,肯定又要离开,现下,还是要稳住扶疏的心绪为妙。

鸿徽晚接过画像,仔细端详了一番。

“画得不像……”扶疏见有希望,凑上前指点道:“但她的眉间藏着三道指甲盖长的刺青,算是特征。”

鸿徽晚点点头:“好,我答应你。我会在我的范围内尽力帮你寻人的。”

说实话,鸿徽晚也不知自己这般到底是否有助益,但扶疏显然很开心。

她拍着胸脯打包票:“多谢晚督察,今后您大人有什么命令,民女绝不含糊!”

扶疏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县衙,过后每天都定点带着一篮软糯糕点前来探望晚督察,实则是第一时间打探关于阿娘的消息。

这几日,整个虹城县衙都十分繁忙。

一批批名册列出,往日那些凶神恶煞的昌国士兵此刻乖乖排成队,在县衙登记。

送昌国士兵归本国之事比想象中推进得要容易,扶疏想,他们应当也是想家的吧。

不过,也有适应了虹城的生活不愿离开的士兵,夹着尾巴四处东躲西藏,使得虹城县衙登记的人数始终与当年的人数对不上。

虹城的官道安排有士兵把守清查来往身份文书,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意图将虹城民众困于池中,而是防止有昌国士兵冒充纪国人溜走。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耗得是耐心与精力。

已至盛夏,而对于找寻阿娘一事,扶疏也有足够的耐心。

她带着糕点和浆果拜访了村中许多户人家,打点出许多条眼线。

可惜的是,村民纷纷表示在扶疏离开的那段时间里,从未见到岑娘的身影,就连搜索了村中许多犄角旮旯的鸿徽晚,也没有一条有关岑娘的线索要告诉自己。

尽管挫败,但扶疏觉得冥冥之中,阿娘就在自己身边,很快就能找到阿娘了。

少了很多四处游荡的昌国士兵,扶疏独身一人逛着市集,见对面一位相熟阿婶走来,如往常般问候着:

“慧婶儿早!今天有见到我阿娘吗?”

慧婶儿听她问得多了,没等走近就条件反射般摇了摇头。

“等等——”

但一瞬反应过来,慧婶儿突然叫住扶疏,有些不确定地回想道:

“扶疏啊,我好像……见你阿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