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与病弱权臣的同居日常 > 第16章 田间事

第16章 田间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蒙蒙亮,白秋打着哈欠,睁着困顿的眼睛靠在驴车边栏,头歪歪地斜在关二娘肩膀处。

关凤琴也适当地往那边靠了靠,让她休息得更舒服些。

车里的人员都已坐满,赶车的人也甩起了鞭子。

漫长的路途中,也需要一些必要的调剂。

“呦,这闺女是哪来的啊?怎么看着这么面生。”

突然的提问把白秋的瞌睡虫都要吓跑了,她勉强提起精神,不待关二娘替她回答,她就自己说:

“我是,月娘家的……”

“月娘?哪个月娘?”齐婶有些纳闷。

坐她旁边的女人拍了她一下,又接话道:

“就三年前那个啊!你可忘了?当初你家劳力染上了病,还是人家给开的药呢!”

“哎呀!是月姑娘啊!她回来了?那怎么都没见过影儿?”齐婶拍了拍大腿,眼睛盯着白秋问。

“早走了,就回来了几天,现在就她哥哥和……他表妹小秋在这。”关二娘替她解释。

她也不敢说得太含糊,毕竟一点说的不清不楚,不消几天,谣言就要满天飞了。

“大名叫什么啊?”

“白秋。”她眨巴着眼,乖乖地回答。

“诶呦,长得真好看。”

“多大了,成亲了……”

齐婶的话头再一次被止住,张婶忙不迭地打断了她:

“说什么呢,怎么见谁都是你那一套!”

“小秋你别见怪,她就这样,哦对了,小秋,前两天我家阿媛是不是就在你家吃的饭啊?”

她家阿媛?白秋疑惑地眨了眨眼,仔细端详几眼才发现她跟阿媛也有几分相像。

关二娘也笑着补充:“这是阿媛他娘,张婶。”

“那是你齐婶。”

白秋一一问好。

“阿媛那天……就是来的我家,不过是我让她来的。”白秋缓缓回答了,方才张婶的问题。

“哎呀,真是跟你们添麻烦了,这死丫头说是去关姐家吃饭,我想着她家大头也在后面跟着,就同意了,谁成想这俩人小鬼大的,竟然是去你家里头了。”

“要不是后来她说漏了嘴,我还不知道她去的哪个‘小秋姐姐’家了呢。”张婶笑着开口。

“今日见到了你,我才算放心了。”

“没事的,我也很喜欢阿媛的。”

张婶这番话显然说得妥帖极了,白秋有些腼腆地也对她笑笑。

不大的驴车并不只有她们,不过四个人来得早,正好面对面地坐在里边的角落。

驴车一摇一晃,从崎岖的乡间,慢慢步入更平整的大路。

她们的话题也开始不断跳跃,慢慢不再有自己。

“县令又换人了?”“听说还是上面直排下来的,一天一个样,谁知道呢…”

……

“也快该下秧了,家里的劳力他们也都该回来了吧。”“真是,过了今年就不让他们出去了。”

“是啊,出去干什么,现在外面也挣不住几个钱,不如在家安心种地……”陌生的声音,显然是谁又加入了讨论。

伴随着吵闹的讨论和时不时的笑声,白秋安心闭上眼。

——

勉强在“昏厥”中记住来时的路线,白秋从车上跳下来。

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记……

陌生又热闹的环境让她睁大了眼,惊喜又新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走吧,饿了的话咱们先去吃饭?”

“还是直接去买种子?”

“买种子!”

柳易清昨晚给她准备好的饭菜,特意嘱咐她早上自己热着吃了。

她也控制着没吃太多,怕吐在车上,不过此时也并不饿。

……

“呦,来了,都要些什么啊?”

在白秋还在勉强辨认,插在各种菜籽里的牌牌上,都写的什么时,关二娘就已开口:

“想买些应季种的蔬菜,都有什么?”

就算是小镇上,识字的也不多,应老板也习惯了开口介绍:

“现在种正正好,你看这萝卜,菠菜什么的,一两个月就好了,种的可快了;这不还有番茄跟辣椒,买的也可多了;哦对还有这,黄瓜也正该种,茄子豆角什么的,我也不用说……”

感觉……都好重要,也都会好好吃。

白秋犹豫了会,在关二娘已经决定买黄瓜和茄子种各来二两时,她开口:

“那就……都来二两吧。”

“这几个都要?”

白秋点头。

“那行,等我给你们包起来。”应老板边说,边从后面又拿出了一叠黄纸。

“能把它们的名字都写上吗?”白秋问。

“小姑娘还认字啊?当然行。”应老板一边眯着眼看小秤,一边回。

“是家里有人认得的。”白秋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到了新地方,从前在培育中心,样样功课都是第一名的白秋,此时竟也是成文盲了。

……

昨天约了关二娘去市集,但她自己都忘了,自己身上,可是一分钱都是没有的。

昨晚还是柳易清把她叫进房里,递给她满满一个钱袋,不等她多说就开口:

“先拿着,花完了就自己过来取。”

说完,他还指了指柜子里,示意东西都在那。

白秋现在已经知道了铜钱和银两的差别,手中沉甸甸的重量,这可比当初自己给他的多得多。

拿自己赚的那部分钱,应该也够吧……但真的有必要分得那么清吗?

她张了张嘴,摇晃的烛火照亮了白秋低垂的眉眼,和那句,有些别扭的“谢谢”。

……

“一共七十三文,就收你七十文吧。”应老板的话语打断了白秋的思绪。

闻言,白秋在随身背着的小布袋里摸摸索索。

装满了碎银子的钱袋里,只能依稀摸出几枚铜板。

她凭着感觉试探地拿出了最小的一枚碎银子,递了出去。

“呦,这么大的钱啊。”

关二娘适时开口:“你看着铰吧,多的再给她找点铜板,付着也方便。”

“拿我这找零了是吧?”所幸应老板也不在意这个,他笑着摇摇头,还是去一旁拿了小剪刀和小称。

白秋不敢说话,只是勉强笑了笑。

毕竟她包里的小钱袋,全都是这样的银疙瘩……

开市不久,应老板的小铺也在巷子里,除了她们,也没有几个人来。

留着短黑胡须的中年男人也乐得跟她们闲聊。

“今年怎么就种点黄瓜茄子,别的不要了?”他问关二娘。

“别说了,去年买多了,今年菠菜啥的还能接着种。”

“小姑娘你卖这么多种的完吗?”

还没等白秋回答,应老板就把小秤举到了白秋面前。

“看好了啊,再找你三十文。”

关二娘在一旁看着没说话,所以尽管她也看不懂,但还装模作样地,胡乱点了几下头。

“诶,这又是什么种?”

一旁的关二娘突然问。

一排都有名牌插着的种袋里,唯有一个小口袋上什么字都没写,显眼得很。

“甜瓜!今年刚弄回来的,两三个月就熟了,甜得很呢!”

“不要了,太占地方了,家里菜地也不大。”关二娘摆摆手拒绝了应老板热情的推销。

“能给我也装点这个吗?”一旁的白秋冷不丁开口。

这还是包这甜瓜籽的第一个买家呢。

应老板爽朗的笑容,从浓密的胡须中漏了出来,他大方道:

“小姑娘你要这个啊?那就不收你钱了,送你一把算了。”

“要是好吃,明年还来买啊。”

……

“好,我要两把。”

白秋熟练地递给他几枚铜板,然后收获了两柄纯色普通油纸伞。

“沉不沉啊,我帮你拿点。”关二娘看着白秋手里的大包小包,关心地问。

白秋灵巧地避开了她伸了过来的手,笑着回答:

“这才哪跟哪啊,一点都不沉,就是有点勒手。”

关二娘见她坚持,遂也作罢,她抬头看了看天色道:“不早了,也该回去了,东西买完了吗?”

白秋点头,两人便往村里驴车停靠的地方赶。

小小的驴车才挤了差不多一半的人,看样子还得再等一会。

聚集的吵闹人群里,清脆响亮的叫声依旧清晰可闻。

“那是在干嘛啊?”白秋示意关二娘向那边的人堆里看。

“卖小鸡崽小鸭崽的,你要买点回去养养吗?”

“养个一两个月就能下蛋了,不想养了就杀了吃了也行。”关二娘说。

白秋若有所思。

——

比来时重了不止一点的后车座,在地上碾出了个略深的印,驴车摇摇晃晃,慢慢吞吞地回到了熟悉的村庄。

日头将将昏黄,几户人家就已早早地升起了炊烟。

柳易清踏入夕阳,今日少见地出了门。

不过刚走到半路,就看见了白秋满载而归的身影。

见到他,她脸上的笑容隔得老远柳易清都看得到。

于是他也快走几步。

“你来接我吗?”

随手递给柳易清几件不重的物品,白秋语气明显惊喜又开心地问。

“我出来……散步。”

他显然不想让她那么轻易就喜悦,但看着她好像又有点气恼,又补充说:

“当然,也顺便来接你。”

“好吧,这也行。”

白秋的要求显然不高,此时又亲亲热热地边走,边给他展示每一件自己买到的东西。

“今晚你做饭了吗?我们今晚吃个这个吧,烧鸡,当时我在街上闻着可香了呢!”

末世将每个人都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及时行乐,有钱就花的“优良”品质,况且这个世界赚钱虽不简单,但也并不算太难,节俭持家的品行,在她身上显然并没有。

不过柳易清也笑着点头。

此时吸引他注意力的是另外一件东西。

“那是什么?”柳易清指了指她手边提着的竹编篓子。

叽叽喳喳的闹响还在里面不停响起。

“这是我买的……”兴奋的话语一下子停在了嘴边。

当时被关二娘说的又能下蛋,又能吃肉一时间冲昏了头脑,她都忘了这好像是……跟她一样的……活物……

白秋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竹篓,又抬头看了看柳易清皮笑肉不笑的脸。

“……”她一时有些心虚,毕竟自己都没跟他商量这个。

“我看……别人家好像也都养了……呃,而且你看这些小鸭子,它们长大了还能下蛋呢……”白秋越说声音越低。

柳易清无奈地叹了一声。

“走吧,趁着还有光,先回去给你的小鸭子们找个地方待。”

做工粗糙的竹筐使得从缝隙里就看得见,小鸭子们嫩黄的毛绒。

它们随着走动一摇一晃,但口中稚嫩的叫声却从未停过。

以后的清晨,怕是不会起不来床了,柳易清轻轻摇了摇头,有些苦中作乐地想着。

——

白秋站在自家院子外面,拧着眉毛思考。

昨晚只是把小鸭子放在院子里溜了溜,睡前就把它们又收了回去。

这样总会不是办法,它们长大需要更大的空间。

家里的院子显然不够大,而且它们也太过吵闹,不如放在院子外边,对了,昨天还买了菜种,需要赶紧开垦出个菜园出来……

刚计划说要整理东山的那几块田,没想到又突然多了这么多事情得处理。

不过为了建设好一个更舒服的居所,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想好从哪开始了吗?”声音从后方传来。

白秋扭头,却见今日他又换了一身自己从未见过的装扮。

约莫是今天的太阳过分耀眼,穿着深灰色窄袖衣袍的青年,不知道从哪里又翻出来一顶竹编的斗笠戴了上去。

黑色的系绳顺着他的动作,在尖细的下巴处微微晃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