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问曰:“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摄主不厌祭,不旅,不假,不绥祭,不配。布奠于宾,宾奠而不举,不归肉。其辞于宾曰:‘宗兄、宗弟、宗子在他国,使某辞。’”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祭哉!”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望墓而为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宗子死,称名不言孝,身没而已。子游之徒,有庶子祭者以此,若义也。今之祭者,不首其义,故诬于祭也。”
戴公見林法師墓,曰:“德音未遠,而拱木已積。冀神理綿綿常,不與氣運俱盡耳!”
…相关:快穿之大佬专治各种作妖、十四亿分之一、廿小姐的太阳、关于这届崽种想活下去的这档事、猫瘾症、送你一个小糖橘、[综漫]实在讨厌上司,所以带着苹果述职、《心动予你、掉进了自己的系统、薄荷叶下数日子
人問顧長康:“何以不作洛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
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疋布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