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周,给周老师跑了一次western blot,结果是:目的条带不清晰,出现杂带,样品中似乎有杂质导致条带背景很脏。
周老师把需要重跑的样品截图发我,道:“我是真的建议你先想想问题在哪再动手,一味地重复只不过是浪费时间、浪费样品。”
于是我跟她解释道:“可能是胶和膜的问题。胶是上周配的,用电泳液浸泡,一半被电泳液浸泡,一半没泡着。还有,膜可能途中干过,导致背景很脏。这几天帮鹃姐跑的样品避免了这两个问题,条带跑得还好。我再试试吧。”
“必须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这是胜任工作最最最基本的要求啦。”
起初她认为我未经思考,一味重复。我跟她说自己思考了原因,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她又开始说:要保持稳定。我不知该说啥。
我向她提议:要不要把上样量从15ul每孔改成10ul每孔。内参都连到一块了。
“你知不知道实验目的是什么?你知道你要关注的目的条带是哪个吗?”
我又苦笑一番,过去说“只要知道实验的一些参数就行了,问那么多干什么”的是你,如今说“你知不知道实验目的是什么”也是你,这样的老板,真的不值与共。
规避那两个因素后,跑出的条带,仍旧不堪入目。我把解决办法和可能原因列了出来:一,上样之前再次变性、离心;二,用纯水稀释的loading buffer提蛋白,可能没能使蛋白充分裂解,导致背景脏。
这一分析遭到了周老师强烈反驳:“你配过loading buffer吗?
“你知道RIPA和loading buffer里面的成分吗?”
我到网上比较了下,两者成分大致不差,只是RIPA里多了脱氧胆酸钠和NaCl,便回道:好像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