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
下一刻,七喜便破门而入,见怀风披着棉被跪坐在床上鬼叫,难得紧张的神色放松了下来。
七喜一手抵着怀风的脑袋,一手从里掏出一本破破烂烂的旧书,随便翻了两下,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怎么都是空的?”
怀风一把扯下蒙住脑袋的棉被,头发乱糟糟的,无力的指控道:“七喜!是不是你,是不是你把我的秘笈偷走了!”
七喜随手将书抛回,被怀风手疾眼快小心翼翼地接住,他头也不回道:“赶紧下来!”
冬至前一日,府邸已大功落成。
苏府在临安郊外——临安寸土寸金,靖康之难后高宗逃亡时定下的临时行都,谁也没想到,就此停留了一百一十一年。凤凰山脚下的皇城毗邻钱塘江,一条御街从南至北贯穿整个临安城,左侧郊外则是那大名鼎鼎的西湖。
大多数普通官员都安置在皇城脚下的官邸,像苏携这样的朝中新贵,被赐予私人的府邸,屈指可数。
苏携二十不到便入官场沉浮,那时朝堂权臣当道数十载,早已没有新进官员的立足之地,他一改少年浮躁的心气,一不结党营私,二不意气用事,这才让官家注意到自己。
他亲自接苏老等人一同入府,时隔数年,他眉目间与父亲越发有几分相似。曾经那个在金鱼街头巷尾到处上蹿下跳,让男女老少头疼不已的小子,长成处事周全,顶天立地的模样。
一新一旧两驾马车,外加一匹马一头驴,便从钱湖门向北出发——
“爹,此行过于舟车劳顿,是孩儿顾虑不周……”
“我是老了,不是废了……”
马蹄声“哒哒”作响——
“你可知这马匹从而而来?”
苏携摇头,苏老才道:“蒲寿庚听闻我要北上,借此想与我结交。”
怀风撩着帘子,往外瞧,见状回头插话道:“他见老爹不收,扬言要将马宰了!”
苏携看了她一眼,道:“蒲寿庚擅番舶利,这些年靠着囤积居奇又以高价卖出,一时在东南沿岸风光无良……”
苏老没有应话,只问道:“现御史台何人掌事?”
“左腾宗——不过他年事已高,事宜皆交由我们几人处理。”
“左丞王石,右丞乃沈子舟,另有台院一人,殿院一人,查院六人。”
“王石……”苏老叹息,不禁感慨道:“他不容易……”
“殿下取和,故未换下。”
“你尚未站稳脚跟,先自保……”随后道:“切勿张狂。”
苏携应声答是,再抬眼时苏老已经闭目养神。
怀风再见苏携时,原以为会插科打诨无所不谈,一路上苏携多与老爹交谈,更觉两人陌生……
余下,两人对视,一时无言。
直到怀风在苏府见到林暮云本人,她真心觉得苏携踩的第二个狗屎运便是娶了嫂嫂——
林家是临安七大家族之一,她父亲是京师上下颇有名望的大儒之一,家中世代为官。林暮云性情娴雅,自幼饱读诗书,容貌虽不十分出众,气质却独道,性情也与怀风十分投缘。
小年这日,两人结伴上禅源寺上香祈福。寺庙在山上,或者说,整座天目山就是一座寺庙。
轿子抬到山脚的寺庙口,落地时,空中慢慢悠悠飘扬着白雪,山上的景色变得朦朦胧胧。
怀风和七喜还没见过雪,故而新奇不已。下人们帮忙戴上斗笠,披上斗篷,又有人在前探路引路,他们行走在山路通天的石阶上,寒冷中多了些畅快凉爽。
沿途中,几人陆续遇到行乞的人,有的靠在高不见顶的松木上休憩,有的穿着薄衣麻鞋在前步履蹒跚。
“暮云姐,山上怎么有这么多人?”
暮云无奈,道:“大多是失去田地的老百姓……”
“临安人?怎么会?!”
“听说是北方的流民,城内没有地方安居;有些当地人的土地被贱卖,无以谋生,只能来寺庙乞讨。”
“既然来到寺庙,为何不出家呢?”
“不是他们不想,只是朝廷发放的度牒价格越来越高,饭都没有着落的人,哪有钱买度牒。”
这度牒是朝廷下发给和尚的“出家凭证”,可以免除劳逸和赋税,原是是一百三十贯一度牒,这些年被硬生生炒到八百贯每张,普通农户一年收入最多五十贯钱,更何况这些流民、贫民?
禅源寺果然不一般!怀风目之所及——寺宇禅院皆用明黄色的琉璃和朱红色廊柱建成。号称“万佛之国”的刺桐城,也没有一座寺庙能与之相提并论,这禅源寺在一层层枫叶和杉树装饰下,恍如大内宫殿。
入庙奉香完,暮云等人先行一步前往葫芦塔烧纸钱。出了庙堂后,不远处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待怀风走近,原来是一座靠着石壁人为雕刻而成的水潭,俗称‘许愿池’。石壁的出水口被刻有龙首,口衔青珠,上有红笔题着“琉璃谭”三字。
怀风刚靠近水潭,颈间的平安扣便隐隐发烫,有红光透出,她正暗自奇怪——
一面容清秀的扫地小僧走来,出声提醒道:“施主把铜钱扔入龙口内,双手合十诚心许愿即可。”
这水潭内还设有九个一模一样的龙首,只是口内不再衔着青珠,而是游客投掷的铜钱,九个龙首口中满满当当都是铜臭,水潭池底也撒满了铜钱。
和大部分虔诚的信徒不同,怀风秉持着灵活信教的原则——看来佛祖不差钱,又所谓心诚则灵金石为开,笑不笑纳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么想着,不远处突然传来年轻女人的叫嚷声。
两三个粉衣襦裙的丫鬟正在驱赶着跪坐在地上的一老一小,小的那个两个小拳头攥满钱币,年纪大的不断搓着手掌,谄笑着乞求道:“姑娘——姑娘!您行行好!!”
“老人家,不是我们不担待你!你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彩云姐,还和他啰嗦什么,让小子们乱棍打出去!”
眼见,几人就要上前,怀风见缝插针,挡在中间——
“你是谁?!”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
方才出言挑唆的小丫鬟,嗤笑一声,道:“原来是小偷的同伙!”
小孩瞪着眼睛,反驳道:“我们不是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