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山海命簿 > 第2章 无独有偶

第2章 无独有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嘉熙四年十一月

“慢着!!”

“等等我!!!”

一青衣女子斜挎着一巨石打小的包袱,手持长剑,一边奔跑一边朝着前方的车马大声呼喊。

她气质脱俗,长相清秀,猫一样的颧骨裹在圆润的皮肤里,眉眼带着少年的懵懂。

青绿色的外衬,棉布质地粗糙且颜色不明,脚下还踩着一双沾着郊外泥土的布靴。身形比南方人纤长,却并不单薄,像是顶着狂风的野草!

赶车的老仆——德叔无奈地转身,朝帘内人,问道:“老爷,小姐追上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停车,让她上来!”

德叔吁声勒紧缰绳,转身示意七喜——马车后哒哒骑着一头驴身形削瘦的少年,头戴一顶蓑帽,垂着头也不大看得清脸。

少女见马车和马都已慢下来,背着包袱人却已头重脚轻,此时满脸汗湿,大步向前,用剑柄重重给了七喜一击——

睡梦中的人露出极窄的下颌,脖颈却很有力量,垂头怂肩也不显得沮丧,在这穷山僻壤之处反而无端闲适。他抬起一张寻常少年的脸庞,睡意朦胧地看向少女,不明所以道:“怎么了?”

“怎么了?!我不是告诉你要共同行动吗!”

七喜扶了扶有些挡眼的帽子,无辜道:“我忘了!”

少女顿时气得七窍生烟,被一句“上来吧”硬生生掐灭——

那马车是由一匹四五岁的阿拉伯马驮着,苏府古厝一行人从刺桐港口出发,前往当时南宋的富饶之地:临安。

马面一道白痕,两只漆黑的眼睛狡黠灵动,后头的棚子原是搭在驴身上的,陈年的木板在脚下吱嘎作响,带动着棚顶的旧帘也跟着摇头晃脑。

少女气喘吁吁的上了车,啪嗒一声坐在一侧木板上,便急忙掀起帘子——

帘内正坐着一年过耆耄却挺拔如松的老人,此人乃是前朝闻名四方的宰相——苏老。

怀风纳闷道:“老爹,为何不告诉我今日启程?若不是苏姨将我叫起,我就是有四条腿也追不上你们!”

苏老哈哈一笑,笑声中气十足,接着不紧不慢道:“我看你也起不来!”

“老爹可是忘了让我入读学堂的事!”

“没忘!”“那是——”

“你可知临安的学堂几点上学?”

少女摇头,道:“几点?”

德叔笑道:“三更打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听的人挠头,困惑不已,问道:“那到底是几点?”

身后哒哒哒的驴声传来,只听七喜笑骂道:“笨蛋!卯时整!”

少女大叫一声,向后倒去,心中已有悔意——

“后悔了?那就回去吧!”

少女看着上方老爹温和的面孔,想起临行前,苏姨那句“你若把他们父子平安带回来,就算报答我们苏家的大恩了”。

她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懵懂却有些坚定的神色。

苏老转而吩咐道:“老德,上路吧!”

少女一个激灵挺身坐起,左一口老爹右一口老爹殷勤地叫着。

“小姐可消停点吧,老爷昨夜一夜没合眼呐!”

说着,德叔放下帘子,疾声驾马前行——

“德叔,你教我赶马吧!我给你帮忙!”

“开不得玩笑,这马好动的很!”

“到京师还要十几天呢!”

“小姑娘家怎么整天耍这些玩意儿……”

德叔无奈地瞅了一眼这孩子,两人中间搁着一把长剑,紫檀木制的剑柄剑鞘,几处旧制的黄铜卷云环绕,剑身无甚奇特之处,倒是形态纤长,颇有古朴坚韧之感。

持剑之人正是这名身着男装的姑娘,名叫怀风,人如其名,长得叫人如沐春风。可惜不似寻常女儿谈琴作画、莳花弄草、服装打扮,也不爱好诗书,如谢道韫、蔡文姬、李清照之辈才情出众,整日雷打不动睡觉、吃饭、练剑。

怀风幼年经人所托,为苏家收养,未曾更改姓名,因此不姓苏,从生父姓郑。苏家乃刺桐城大户,苏老膝下原有六子,现三子苏回镇守边关,幺儿苏携官至御史台中丞……天命不遂,其余四子或死于战乱或死于任上。

“德叔,我可是千里迢迢护送你们北上啊!”

“有七喜呢,人可比你有谱!”

“他?!肯定在睡觉!喂!七喜七喜!”那驴和怀风亲近,快走了几步,和马车并行,怀风握着剑尾去挑动帽缘,他才迷糊的睁开眼帘。

怀风畅快一笑,随后马车内响起老爹日重一日的咳嗽声。她突然想起启程那夜,闻声入内,老爹正在焚毁一封密信,灼灼火光照亮老人干燥的手指——

不知此行是否与那封书信有关呢?

她顺着马车的辙痕,看向远在天边——刺桐城东西两塔源源不断浮动的香火,想必此刻庙中人头攒动,她熟悉那儿的香火味,还有中原没有的浪涛声……

刺桐城……我会回来的!

半月后,一行人才到达临安,那匹油光水滑的阿拉伯马都焉了一圈。

这里热闹和南方的港口是不一样的,就连吆喝声——也有种富庶的安荣,道路规整平坦,凤凰山上下天宝地华,钱塘西湖莺歌燕舞。

一切都是新的、不可思议的,就像梦一样吸引做梦的人!

此行一为旧臣新主叙旧,进奉一柄漆线雕制成的吉祥如意柄;二为祝贺苏携官至御史台中丞,迁入御赐的新府;

三则怀风年十七,到了读书科举的年纪,若经苏携举荐,入临安国子监下的学堂进习,此行可谓一箭三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