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之真命天后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公元二三○年,太和四年夏。

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安静的舞阳侯府,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司马懿听闻小厮传报,说是门外求救者乃侯府故人,故亲自披上蓑衣出门迎客。

远远望去,门外正跪着一女一男,一妇一幼。

暴雨已将他们完全淋湿,司马懿走进一看,方才认出,此人真乃侯府故人,即司马懿河南旧友钟繇的小妾,也是曾经舞阳侯府的婢女张菖蒲,而她身边的小儿,正是钟繇的幼子钟会。

司马懿差下人赶忙将张菖蒲母子接入府中,刚刚安顿好,张菖蒲又拉着钟会跪在了司马懿面前,央求司马懿看在无论是故友还是主仆的情谊上,收留和抚养钟会。

司马懿只知钟繇于前不久去世,钟家目前由钟毓世袭当家。素闻钟毓个性正直,与人为善,如今先父尸骨未寒,难道就开始同室操戈,容不下尚且还只是黄发小儿的幼弟不成?

司马懿百思不得其解,便让张菖蒲细细将来。

原来,之前曾在张菖蒲孕期下毒的孙夫人就是钟毓的亲生母亲。

东窗事发后,钟繇将孙夫人赶出了钟府,而又重新迎娶贾夫人为正妻,贾夫人在钟繇活着的时候,能够表面与张菖蒲和谐相处,但暗地里因为孙夫人的事情,一直对张菖蒲心有芥蒂。

如今钟繇已死,钟毓当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亲生母亲孙夫人重新接回了钟家,孙夫人回来后,一定会对张菖蒲母子打击报复,钟会还小,又是庶子,张菖蒲对此十分忧虑和担心。

前几日,钟毓因为上疏进谏,惹怒了圣上,被曹叡打发到外地担任太守。届时倘若离开洛阳,远离侯府,张菖蒲这心里想想就更加没底,于是心生一计,想着反正家中的女眷们早就已经横竖容不下她,那她就干脆提出要为亡夫守丧三年,远离这是非之地。

原本张菖蒲是打算将钟会带在身边,但一想到钟会打小就被身边人夸赞是“非常人也”,看上去的确也是乖巧聪慧,想必长大后一定能够成为国之栋梁,若是将他带去乡野之地,从小没有先生辅导读书,长者教诲做人,致使良材荒废,沦为平庸,那就太可惜了。

因此张菖蒲在离开洛阳之前,便打算将钟会送入舞阳侯府,交予大将军司马懿亲自抚养,将来若能成才,也一定知恩图报,愿被当作牛马驱使。

女眷内斗乃钟繇的家事,司马懿对此并无多大兴趣,但听到钟毓居然在钟繇死后不久,就被排挤出了洛阳,得此消息,司马懿不禁心中一凉,并且多多少少嗅到了兔死狗烹,唇亡齿寒的味道。

钟家、荀家、韩家、陈家原为“颍川四长”,连同曾经身为颍川太守的司马家一起,为曹魏的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

曹叡继位后,“颍川四长”活跃的就只剩下了钟家和陈家,如今钟繇也已逝去,钟家剩下的两个儿子,一平庸,一幼小,即被火速清理出政治权力的中心。

看来,曹叡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间,默默地开始挤压士族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下一个轮到的,也未必不会是他司马家。

想到这里,司马懿暗暗观察钟会。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钟会这小孩儿,虽然还不满六岁,但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并且外柔内刚。

多一个朋友,就会少一个敌人,说不定真如张菖蒲所说,这钟会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收下钟会后不久,边境处再次传来诸葛亮出兵北伐的消息,这次伐魏来势汹汹,蜀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武都、阴平二郡,关中震响,远慑长安。大司马曹真闻讯后多次上表,请求伐蜀,曹叡在思索再三后,采纳了曹真的建议,并派曹真和司马懿共同率兵讨伐。

出征前,司马懿邀请已经成为大魏著名相师的朱建平来府上做客,并设宴款待了一番。

酒过三巡,两人便聊起了此番伐蜀之事,仙风道骨的朱建平捋着胡须,意味深长地说道,“昨日我夜观天象,发现将星陨落,周围的辅星却愈加明亮,曹真大司马此次征伐恐怕会凶多吉少啊……”

前几日,皇帝曹叡同曹真、司马懿以及群臣共同商议伐蜀事宜,原定的路线是由曹真率领主力从长安进入子午谷,并令左将军张郃出斜谷,而司马懿则从荆州水陆并进,最终三路人马会师汉中。

不料,这一谋划,当即就遭到了以王肃为首的大臣们的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