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脚下一顿,竟然没有走开,远远靠着一棵松枝默默地听琴。
过了近一个月,少年被琴声吸引,卸下许多戒备,与沐天落的距离越来越近,眸中的冷意也越来越淡。
“你为何一直待在这崖上?难道是被禁足了吗?”
少年摇头。
“现在已近深秋,晚上林子里面寒气重,你可以到我的屋子里过夜。”
少年似乎有所触动,双眸金光流动,矜持地点了点头。
“你有名字吗?”
少年再次摇头。
“我想了一个名字送给你:折翼。”
少年大惊,眸中生出一丝愠怒。
“我将你看作好伙伴,你可唤我天落。”
少年有些诧异地瞪着沐天落,不知被什么东西打动了心意,最终点头表示妥协,接受了这个名字。
数月后。
“天落!我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折翼,你休要胡闹,此刻是我修行的时间,不能陪你玩耍。”
“双镜峰,你没有去过吧?那是悬镜崖最高的山峰,可揽星月,灵气充裕,可助你修行。”
“我知道双镜峰,四周皆是绝壁,并无登山之路。”
“我可以背着你去峰顶。”
双镜峰上。
“折翼,偌大的悬镜崖为何不见一个生灵?只有空空荡荡的松林,和这些无知无觉的山石。”
“有我在此,怎么会有别的生灵?”折翼的语气甚是傲慢。
沐天落只是轻叹,“是么?”
“有我伴你左右还不知足吗?天落,你可真是贪心!”
沐天落没有言语,默默地将悬镜崖的奇峰异石尽收眼帘。
圣天一百一十三年冬月廿三日,清晨。
悬镜崖,断崖止步亭,寒风阴冷,山川静默。
连绵数十里的悬镜崖是世人眼中的世外仙境,有幸登上崖顶的人寥若晨星。被风雨洗涤千百载的止步亭,青石光滑幽暗,亭下有一案方形的石桌,桌上放着一把古旧的木琴,琴边一鼎香炉青烟袅袅,石桌左右两方石凳却是人影空空。
沐天落站在断崖边眺望远方,看那山峦间高低起伏的青松好似大海掀起波涛,大小不一的湖泊仿若夜空点缀星辰。
站了一会儿,他回过身踱到石桌边坐下,垂下眼帘静息片刻,抬手轻抚琴弦,一曲《青竹吟》在指尖流淌开来。
随着悠扬的琴音荡开,清冷的断崖仿佛暖阳四溢,犹见繁花盛开,百鸟起舞,竹海随风,虫鸣兽走,无忧无郁,一派生机盎然,像极了多年前深山竹林的那座小小院落……
沐天落低垂眼帘魂游不知外,任琴弦在指间恣意鸣响,丝丝缕缕淡淡浅浅的蓝光在琴身散开。
一曲不知多长多久,总有曲终意尽时。
沐天落极力地稳了稳心绪,双肘撑在石桌上,双手托腮呆呆地望着木琴,游思翩翩。
在悬镜崖上生活了六年,他一直按照典籍中的方法修行,时时得到岚先生的指点,虽然已经深谙修行的道理,却始终未能突破门槛。直到现在他依然是凡人之躯,没有丝毫修行气息。岚先生对此未作任何评置,只是让沐天落多读多悟,或得机缘方可突破。
悬镜阁由悬镜开派祖师依山所建,将悬镜湖畔西侧山体的一个天然山洞改建成藏书阅经之所。藏书涉及修行、经文、史记、野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前代历任崖主门生历经各种艰险收集得来的经卷全都陈列在这里,其中甚至还有不少孤本绝版。悬镜阁内高约十丈,方圆径直百丈,洞内石壁被凿成每列为丈宽尺深的书架,每列书架间是一列径直尺余的圆形灯龛,层层叠叠从地面直至洞顶。地上随意摆放着数十块大小近似的方形巨石,细看巨石,这些丈余长宽的石头也被凿成了书柜。由此算来,此处藏书何止万千卷册。
地面铺着雪白的兽皮,巨石间零星摆放着石制案几,每个案几上一盏松油灯,一鼎石香炉。清晨,朝霞散漫至阁内;午后艳阳偏去,松油灯长明,将书阁装点成星海,风雨无忧,暗香怡人,真乃神仙读书的好去处。
悬镜阁是沐天落待得最多的地方,焚香静坐,读书阅经,确是惬意。因此他时时想着若能隐居在悬镜崖上,于书海遨游,此生足矣。
然而,修行……想到此处,沐天落深叹一息。
凡界人族的修行以顺应天理为根本,吸纳天地间的生息,借自然之力提升自身实力,从而领悟天地之道。
神域天族的修行法门则是另辟蹊径。天族讲求掌控天地生息,驱御风、雨、火、雷等等自然之力,使之成为武器,或刀或剑,或矛或斧,或鞭或绳,或棍或拳……天族不强求修炼修行者本身,但是修行境界与人族并无二异。
秘境灵族的修行亦不一般。灵族崇尚与自然相互和谐,灵魂自由随性。因此,每个灵族人都有专属的灵体,幻化出各种形象。经千万年的繁衍迁徙,灵族仅存十二族,即龙、狐、尨、猫、蚁、牛、蛇、猿、蝠、鱼、鸢、兔,十二灵族分守玉灵山秘境十二个方位。灵族修行皆由灵体而为。
至于北冥妖族崇尚毒道,一向为世人所不齿,不提也罢。
然而修行入门天下大同,必须经历脱胎换骨的锤炼,重建七筋八脉。
沐天落是天族与灵族的后人,师从人族的悬镜崖,可任选三族的修行法门其一,勤勉自律六年,却连门都未入,倒真是一件蹊跷的事。
冬月廿三是沐天落初登悬镜崖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得到岚先生的允许,他可以来到断崖的止步亭待上半天,抚琴静思以悟修行之道,却是始终不得其法。
此时,沐天落不禁呆想:当年拜师,岚先生曾经答应过他,若是晋入坐忘境便可下山游历,入世修行。六年时间转瞬即逝,却不知何时才能离开清冷的悬镜崖回到家乡看一眼,竹林小院是否还是幼时的模样。
可是,纵然竹林依旧,亦是物是人非。
一念及此,沐天落莫名乱了心境。或许,今生就在悬镜崖这世外清净之地碌碌而终也罢,什么修行悟道,什么天地之责,天弃之子何必抗争,更何况连修行的大门都没有摸到……
沐天落的心绪起起落落,眼见正午渐至,止步亭旁的石壁渐渐起了清雾。他不禁悻悻然站起身,收拾好香炉,将木琴背在身后,走到断崖边再次望向冰雪覆盖的山河。待清雾消散石阶青松出现,他拾级向上登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