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初闻天道二字,烈如秋的心头闪过一道灵光,他急忙起身跃到沐天落身畔坐下来,兴冲冲地问道:“何谓天道?是不是可以助你去除体内的妖毒?”
突然有人紧紧挨过来,沐天落似是受了惊吓,慌忙支开手臂,身子极力倾向另一侧,垂着眼帘嗫嚅低言:“不,不是……你,你误会了……跟妖毒没有关系。”
“误会了?”瞅着他的反应,烈如秋悄悄往后退了退,纳闷地问道:“那是什么?天道本是伦理纲常,我还从来没有听说有修习天道的。”
沐天落稳了稳心神,盘膝坐正,沉默少顷后,开口言道:“如若论起天道,不得不提及这个世界的初本起始,你且听我细说。”
“世人皆言,这个世界乃是上古神明由虚无幻化而来。先且不论那位神明的来龙去脉,只说这世界诞生以后。我在上官氏收藏的一部古籍中读到,这个世界混元之初,仅有阴阳两仪,虚实相交。而后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月的炼化,凝结鸿蒙,逐分清浊,方才有了雏形具象,显现山形水貌。然而,此时的世界并无寒暑交替,亦无昼夜更迭,明媚的天地却是一片死气。上古神明引来亿万星辰的生息,炼化出各形各种的生灵,生成花形树态。自此,万物有灵,生生不息。同时,它们依着星辰的本性相生相克,恰好与星海映射成影。”
听了这一席话,烈如秋顿悟:“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天石小世界的情形与鸿蒙之初的世界相似?”
沐天落顿了顿,继续说道:“鸿蒙时代,世间的一切都是由星辉幻化而来的。宇宙之大,星辰不计其数,或炽或寒,或明或暗。单论一个星官的命宫,其炽可焚世间万物,其明可达寰宇无际。然而,无论有多少星官,宇宙终是阴寒幽暗的。故而鸿蒙世界亦是极度寒冷幽暗,直到上古神明引来金乌,这才有了温暖。”
烈如秋不明,“都说星官各有其位,各司其职,怎么偏偏这太阳是从别处引来的?”
“不仅是太阳,还有太阴,以及五行星官。”沐天落抬眼瞥向烈如秋,若有所思地说道:“只因日煦太过霸道,这个世界过不了多久便会化作一片火海。于是上古神明又以冰轮引来玉盘星官司职太阴,与金乌轮流交替,形成昼夜更迭。再令金木水火土五位星官各行其道,方有寒暑交替。”
“上古神明煞费苦心地幻化出这个世界,甚至不惜更改多个星辰的方位,究竟是为了什么?”烈如秋摇了摇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这些跟天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天道,不仅仅是指伦理纲常。”沐天落重又垂下眼帘,斟酌言道:“自从这个世界有了更迭变化,花草树木衰荣有律,渐渐萌生出鲜活的生灵,鱼蛇虾蟹飞禽走兽,凡此种种皆是不辨善恶,罔论道与理。更兼妖魔鬼怪横行,世间却是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届时,上古神明炼取灵台的一缕元神,幻化四只神兽分别镇守四方,便是最初的天理规则,亦可称作善与智的本源。正是因为神兽之力来自神明,它们能够驯化妖魔鬼怪,将世界引向明智,从鸿蒙走到荒蛮。亿万生灵当中,或有心智超群者,渐渐悟得世间衰荣的规律。这些智者尝遍百草,品尽千糜,画图著形,教导他人何为食何为毒。此方此法能令人强身健体,祛病疗伤,被尊为岐黄之道,称作杏林太常。随后,世间信徒渐众,自成一道,便是最初的天道,也被称为医道。”
烈如秋听得入了迷,不由自主地凑近沐天落,“这么说来,所谓的天道不就是生存饮食之道吗?怎么会成了修行之术?”
沐天落轻蹙眉头,似有为难的抿紧双唇,朝向一边挪了挪,和烈如秋拉开了些许距离。又待垂首沉默少顷,他解释道:“据典籍所述,有先贤智者拾到至阴玄石,感受到石中的奥妙,从而领悟天地玄机,借此呼风唤雨,甚至改天换地……”
“至阴玄石?”烈如秋猜道:“难道就是天石?”
“不错。”沐天落点了点头,继续言道:“所谓至阴玄石,指的是黑色天石。世间最早的文字,也是来源石上的符纹。但是,究竟是何人首先得到黑石,典籍却没有提及。且说这位先贤领悟天地玄机之后,以一己之力利世济民,写书著典,收徒授学,这便有了修行之说。随着众多门生开枝散叶,修行法门渐渐演化为两个宗门:一是专注于修道,一是专注于修心。修道重在修外,即当辨识万物从而无所不利。修心重在修内,所谓心意所至便可无所不能。前者自称天道,以神识化形掌控天地生息,修行心法口述相传,正是神域天族的修行法门。后者讲究天赋机缘,修习者常常因为各种因由或是半道而弃,或是止步不前。如今仅有一卷古典藏在悬镜阁内,修行者几近绝迹,甚至被世间视作妖法邪术……”
听到这里,烈如秋脱口呼道:“北冥心法?!”
沐天落没有理会他的惊诧,犹自言道:“百年之前,寒夜君修习北冥心法近乎大成,而后依着自己的感悟将心法拆而又合,合而又拆,各种幻化,自创无数似是而非的法门,又借着圣物纵横时空,将这些修行法门传于世间。所以,可以这么说,除去神域之外,其他三族修行之法的源头皆是北冥心法。”
烈如秋再惊,“照你这么说,寒夜君岂不是所有修行者的祖师爷了!他有这么大的神通,怎么单单只做了妖族的首领?人族与灵族为什么不追随他呢?”
沐天落略有迟疑地摇了摇头,“个中缘由,无人知晓……那些并不重要,无须理会。最初的天道一分为二,神域将其中之一拘为本族的修行之道,非天族血脉不可修习,早就改换了名目。另一部分流传至上官一脉,与本源已是大相径庭,仅存修习药息与炼丹制器。北冥心法被寒夜君拆分变幻,同样面目全非。另外,上官氏的医道中大多数心法被神域认定为邪术禁忌。故而这一曾经被称作是窥天之道的修行本源,如今只能在古典中觅其踪迹了。”
听罢沐天落的讲述,烈如秋越想越纳闷,越思越诧异,脑中飞速地转过无数念头,终是不敢细究。
沐天落有所察觉,止住了话头,改而言道:“天道的渊源本就不须多言,只因你对邪术有所顾虑,这才说给你知。我细思一夜,此间幻境迷阵却须修习本源方可破除禁制。所幸,我对此道已有所悟,可将修习的方法传授于你。”
烈如秋正要发问,沐天落却是不睬,只顾滔滔自言,似是憋足了一口气,详详细细,周周全全,将修行的真义倾吐一尽。末了,他话锋一转,提起了二十八星宿与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