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走在前头,聂焕二人跟在后面。张伯对方全说:“我只能先去问问周福孝,看看他家里面要不要人。”
聂焕看着方伯,他就介绍道:“周福孝是这村子最富的一家,家中有良田百亩,平日里也请了几十个帮工。这村里要问有谁缺人手,也就只有他家了。”她听了这番介绍,心想着怕是不成。这家里要是真缺人手,如何肯花钱养个小孩子?
他们走了快一里地,往右转了条小道走了几步路上了斜披。斜坡上有个颇大的庄子,外墙用青石条砌着,自斜坡下面打基叠上去,约莫有三丈高,百步之长,在这乡下确实是一座气派的庄园了。
这庄子的门倒是大开着,雨停之后到现在,石质的院坝上的雨水被灼烈的阳光烤得七七八八。这外院之中有三个汉子一个妇人正在翻晒早熟的麦子,谷米以及豆子。见到三人前来,他们纷纷歇了手上的活计来打招呼。领头一个身材微微有点发福的中年汉子对张伯道:“里长来我家有何事啊?”
“看来你们正在忙。”张伯笑道:“是有点事。”那身材有些发福的中年汉子正是这庄子的主人周福孝,他听闻张伯此言却不接话,只是看了聂焕两眼。张伯见他不搭话,只好硬着头皮接着说:“近来你家农忙,向来是人手不足的。”
他把聂焕推到面前,介绍给周福孝道:“这小孩子姓聂,叫做聂焕。她从隔壁梧州逃难来此,家中父母都不在了,是家世清白的良家子女......”话没说完,那周福孝便插口道:“张里长,我家虽然缺人手,却不是那种有钱养闲人的富贵人家。我道你是介绍人手给我,却不想你反倒来诓我了。”
“我如何是诓你啊!”张伯听闻此言,也有点急,当即反问。
周福孝插着手看着聂焕,他努了努嘴:“这么个小娃子,算得什么劳力?我要是接到手上,只是白添一张嘴吃粮,我家是有钱开善堂不成?”
方伯却反驳他道:“这小孩子聪明得很,想必洗衣服做饭也帮得上手,又不要你们金贵养着,煮饭多添一瓢水的事情。你们家里雇那么些人,她吃得了多少饭?”
这时候那站在后面的妇人便阴阳怪气地接话:“那全叔怎么不把这小女娃子接回家,你家三个儿子,七个孙崽,也不就是煮饭多一瓢水的事情?要我说,这买卖干得着,你再养她几年,把她嫁给你们家祥娃子,不是还省了娶媳妇儿的钱?”周福孝也点头吆喝着:“要不是我家只有三个女娃,我就领回来养着当个童养媳了。”
聂焕听得火起,便要走人,方全拉住她,又对他们道:“不要你们养,村尾那间烂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租出来如何?我来养。”
那周福孝便笑道:“何必租房子,你领回家去不就完事儿?”
方伯昂声道:“领回家去她以后不真成童养媳了?!欺负孤寡也是人干的事?你就说租不租吧。”
“租,怎么不租,十两银子租一年怎么样?”
“那么个破房子你要十两?”
“什么破房子?那可是我们周家的祖屋,要不是乡里乡亲几十年,我还不乐意呢。你爱租不租。”周福孝便不再搭理他们三人,对其余几人招呼两声,又开始翻谷子。
方伯气得脸通红,还要说话。聂焕只拉着他的袖子摇了摇头,和张伯一起拉住他往门口走去。
他们走到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方老伯又急又愁,他咳了两声,气息不顺。里长望着田坎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聂焕在心里考虑着脱身的说辞,却忽地听见里长“噫”了一声。她顺着里长的目光看去,却见了一位扎着裤脚的老太太,背着个比人还大些的背篓,从田地里慢悠悠地走出来。
里长和方全两个老头子对视了一眼,都面露喜色,但是又旋即紧张起来。聂焕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们,方伯便低声说道:“那是村尾的周顺家嫂子,前些年她家老头子没了。去年年底,她的独子一家从松原赶过来同她团聚,路上遇了山贼,逃出来的同行只说下落不明,也多半是遭了难。村里人当时都以为这老嫂子要熬不过冬,结果她老人家心气硬,一个人也过得下来。”
张伯又说:“这些话讲出来也不好听,不过现下村子里能收得下人的,也就只有她家了。只是这老太婆脾气一向刚强泼辣,待会儿我们同她搭话,你要显得乖巧些。”
聂焕便点头称是。虽然在她看来,留在村子里住着还是在外面当个野人,都区别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个遮风避雨的安定地方住着,也还是要比居无定所好些,何况她现下又只是个小孩子。见她点头,两位老人便带着她前去招呼。
“周家嫂子你这刚从地里拔了草来?”方伯有意把聂焕推到面前站着。
那周家的老太太摇头答道:“我这是掐了点菜叶子,晚上炒个菜。”果不其然,她看见方老伯面前的小孩子,便询问道:“这是哪家的孩子啊?以前没看到过,是你家亲戚的孩子?”
方全便顺势回答道:“这女娃子叫聂焕,是梧州逃难来的,今早上在后山那条路上捡到的,她和她娘一起逃难......”方伯顿了顿,看着聂焕,便不忍再说了。里长续到:“这苦命孩子现在孤身一人了,快,叫李婆婆。”
原来这周家嫂子是姓李的。聂焕顺从地问了好,只安静站着,打量面前的老人家。
那老太太点了点头,旋即问道:“你们的意思莫不是要让我收养她?”这老人家又不傻,只把那几句话过了个脑子,便晓得了这两个人打的什么主意,一句话问下来,反而抢了白。
他们只好讪笑着点头,还没来得及补话,李婆婆便又说了:“反正是看我这老太婆家中无人,这小妹子也孤苦无依,让我们两个搭个伴?”这话怎么好接?他们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讲不出话来。
这时候聂焕反而接话了,她走到李婆婆面前,仰头道:“婆婆不是这样的,我身上有钱,想租你家的房子住着,等我大些可以干活了,再去找些活计做着。”等她再大些了,自然要离开这村子,去寻修仙世界的踪迹。
方老伯也回过神来,忙道:“就是这样,也不需要周家嫂子你来养,我平时给她送个饭,只看你愿不愿意让她住在你隔壁,也可以有个照应。”
那李婆婆仔细打量了她两眼,又问了些身世家人的问题,聂焕先前就编熟了,也算流畅地答了下来,她又对方老伯说:“她既然在我家住着,如何要你送饭?”这便是应了。